工研院IEKCQM:AI熱潮持續 2025年製造業產值估增6.48%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日昨舉辦「2025年臺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5年臺灣製造業及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估2025年經濟景氣將緩步回升,輔以AI終端應用商機擴大,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5.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為6.48%;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2.40兆新台幣,較前一年成長7.5%。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緩步下降,隨著美歐進入降息循環,國際消費支出持續擴張,經濟景氣回暖步伐穩健。在全球貿易重返溫和擴張下,輔以AI熱潮點火帶動我終端資通訊產品需求強勁,部分傳統產業供應鏈回補庫存效應,帶動我國出口、外銷訂單連續數月正成長。國際需求回暖推動我業者擴充產能、綠能基建投資、廠商低碳轉型等利多因素,帶動我民間投資動能增溫,而民間消費基期雖高但擴張持續,臺灣經濟預料仍將溫和成長。2025年四大工業年增率依序為資訊電子10.33%、金屬機械3.54%、民生工業3.53%、化學工業2.42%。惟區域衝突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央行調整貨幣政策步伐不一,中國產能過剩、氣候變遷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增加,後續發展需審慎留意。
工研院預測零組件產業受惠於人工智慧帶動產品規格提升,搭配廠商所擁有堅實的基礎與科技研發實力,縱使2025年全球有不確定因素,臺灣電子零組件成長動能仍將持續,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預計將延續2024年的成長基礎,AI持續從伺服器擴大向PC、Tablet、手機等邊緣(Edge)終端產品滲透,此將直接影響相關零組件的規格,例如:高階AI伺服器須承載數百GB/s至TB/s以上的流量,電路板的設計將以高階HDI為主、MLCC被動元件用量亦將大幅提升;臺灣零組件廠商因地緣政治的影響,在低軌衛星、伺服器等具有機敏性產品上將持續受惠。因此預估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包含:顯示器、電路板、被動元件、LED元件、感測元件與電池元件)產值規模加總2.40兆新臺幣,成長率約為7.5%,優於2024年的5.4%。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緩步下降,隨著美歐進入降息循環,國際消費支出持續擴張,經濟景氣回暖步伐穩健。在全球貿易重返溫和擴張下,輔以AI熱潮點火帶動我終端資通訊產品需求強勁,部分傳統產業供應鏈回補庫存效應,帶動我國出口、外銷訂單連續數月正成長。國際需求回暖推動我業者擴充產能、綠能基建投資、廠商低碳轉型等利多因素,帶動我民間投資動能增溫,而民間消費基期雖高但擴張持續,臺灣經濟預料仍將溫和成長。2025年四大工業年增率依序為資訊電子10.33%、金屬機械3.54%、民生工業3.53%、化學工業2.42%。惟區域衝突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央行調整貨幣政策步伐不一,中國產能過剩、氣候變遷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增加,後續發展需審慎留意。
工研院預測零組件產業受惠於人工智慧帶動產品規格提升,搭配廠商所擁有堅實的基礎與科技研發實力,縱使2025年全球有不確定因素,臺灣電子零組件成長動能仍將持續,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預計將延續2024年的成長基礎,AI持續從伺服器擴大向PC、Tablet、手機等邊緣(Edge)終端產品滲透,此將直接影響相關零組件的規格,例如:高階AI伺服器須承載數百GB/s至TB/s以上的流量,電路板的設計將以高階HDI為主、MLCC被動元件用量亦將大幅提升;臺灣零組件廠商因地緣政治的影響,在低軌衛星、伺服器等具有機敏性產品上將持續受惠。因此預估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包含:顯示器、電路板、被動元件、LED元件、感測元件與電池元件)產值規模加總2.40兆新臺幣,成長率約為7.5%,優於2024年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