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迷思 普遍存在 仍須宣導破除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的最新調查報告,全國六十六‧七%的人認同「自殺身亡的人在生前不會說出他們想要自殺」,這一認同度達到歷年最高,且各屬性人群均超過六成。同時,六十三‧六%的人認同「說出自己想自殺的人並非真的想死,只是在發洩」,該認同度在過去五年逐年下降,但今年顯著回升。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書森教授表示,這結果顯示自殺迷思仍存眾多人的認知中,對於親友處於自殺風險的應對方式正確且可協助的也相對不足。
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楊境中報告提醒,於民眾身陷迷思錯誤認知大環境下,個人、社區和團體層面的關懷和支持變得尤為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關心身邊的親友,主動了解他們是否有自殺意念,提供支持並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幫助。團體的支持也至關重要,企業和機構等團體可以通過培訓同仁來辨識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跡象,並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環境。
汙名化觀念形成的社會文化不僅會加深自殺者及其家人的痛苦,還會阻礙他們尋求幫助。楊秘書長特別呼籲我們必須打破自殺相關的汙名化觀念,這需要從個人層面改變我們的敘事方式,學會用正確的言語和行為方式來應對。透過傾聽和展現同理心,更多人才能夠獲得所需的幫助,從而真正改善社會整體的心理健康。」
另,自殺防治措施的認知程度,比如熟知自殺防治守門人一二三步驟的未超過二○%,未來將持續推動正確的自殺防治認知教育,以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呼籲在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下,各界配合今年世界自殺防治日的主題「改變自殺敘事,從心開始對話」,全面性積極推動提升民眾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識能的必要,消彌社會汙名化現象,讓自殺行為者勇於吐露心聲,求助他人及專業。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如果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楊境中報告提醒,於民眾身陷迷思錯誤認知大環境下,個人、社區和團體層面的關懷和支持變得尤為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關心身邊的親友,主動了解他們是否有自殺意念,提供支持並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幫助。團體的支持也至關重要,企業和機構等團體可以通過培訓同仁來辨識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跡象,並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環境。
汙名化觀念形成的社會文化不僅會加深自殺者及其家人的痛苦,還會阻礙他們尋求幫助。楊秘書長特別呼籲我們必須打破自殺相關的汙名化觀念,這需要從個人層面改變我們的敘事方式,學會用正確的言語和行為方式來應對。透過傾聽和展現同理心,更多人才能夠獲得所需的幫助,從而真正改善社會整體的心理健康。」
另,自殺防治措施的認知程度,比如熟知自殺防治守門人一二三步驟的未超過二○%,未來將持續推動正確的自殺防治認知教育,以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呼籲在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下,各界配合今年世界自殺防治日的主題「改變自殺敘事,從心開始對話」,全面性積極推動提升民眾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識能的必要,消彌社會汙名化現象,讓自殺行為者勇於吐露心聲,求助他人及專業。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如果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