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10年 逾萬人重生
【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 2025/06/15

近十年全台累計已逾一萬例器官或組織移植,且三年存活率破七成,水準與歐美並駕齊驅。但器捐病主中心統計,每年仍有超過一萬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其中近八成在等腎臟。

每年六月十九日是器官捐贈紀念日,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今天舉辦器官捐贈紀念日十週年記者會,推出「生命接力的一百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預立器捐Donation Wi-Fi連線、器官捐贈微電影「續」等,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也呼籲民眾一起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延續。

器捐病主中心統計,民國一○四年至一一四年五月底,十年來國內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有共一萬一七一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獲新生;其中一一二年到一一三年受贈人數共二一六五人,較一○四年到一○五年的一六四二人成長約卅%。且器官移植三年存活率約七十%至九十三%,五年存活率亦超過五成,醫療水準與歐美各國並駕齊驅。

器官捐贈及移植者逐年提升,但器捐病主中心指出,每年仍有超過一萬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三‧三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七十八‧五%、眼角膜約八‧八%及肝臟約七‧九%。

統計至今年五月,國內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逾六十六萬人次。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接受媒體採訪指出,根據臨床上統計,國內潛在捐贈者中,最後家人真正願意做捐贈的比例僅不到廿%,與國際相較非常低。

李明哲說明,多數器官捐贈者都是嚴重腦部創傷或腦部受損病人,須由最親近家屬決定是否捐出器官;但在傳統社會文化下,要替自身親人做決定非常困難,尤其是創傷臨時發生時,又更加不易。

為推動器官捐贈,衛生福利部近年整合「器官捐贈」、「病人自主」及「安寧緩和」政策,以兒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年齡層的角度,推動國人生命教育,深化不同族群民眾預立意願的觀念。

衛福部並自一一三年四月起,新增以健保卡「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管道,大幅提升預立意願可近性及縮短註記天數,讓民眾的意願得以即時完成,而預立器捐意願線上簽署人數由一一二年四月至一一三年三月的一二五四人增長為一一三年四月至一一四年三月七八九七人,大幅成長超過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