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劑阿症新藥 治療失智新里程
亞東醫院今天表示,規劃廿三日率先完成早期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首例為八十三歲女性患者。有二款新藥同為廿年來首見針對病因研發的創新療法,標誌台灣失智治療邁入新里程。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起各界對失智症相關治療的關注。
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今天表示,廿三日上午將率先全國施打失智症新藥「欣智樂」,這項施打原先規劃在十九日,由於藥劑運輸延遲緣故,藥品廿三日上午八時才會運送到醫院,上午八時五十分送到診間。
院方表示,新藥施打首例為八十三歲女性患者。當天將一次施打二劑,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與醫療團隊,會在記者會簡介新藥療效與施打條件,家屬也會分享心得。亞東醫院說,「欣智樂」和「樂意保」二款新藥同為廿年來首見針對病因研發的創新療法,標誌台灣失智治療邁入新里程。
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學教授兼醫學院院長、雙和醫院神經科顧問醫師胡朝榮五月一日指出,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最常見病因,目前多數科學家相信,其主要病因是腦內堆積過多的有害蛋白質「類澱粉」。
近期二款阿茲海默症新藥通過國內審查。專家指出,其可助減少早期患者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讓阿茲海默治療從症狀治療走向病程改善,為重要里程碑,但都仍待進一步臨床試驗。
甄瑞興六月十日曾向媒體透露,台灣失智症個案約卅五萬人,六至七成為阿茲海默症,其中約半數符合使用資格,粗估不到十萬人。光是篩選出適用患者就是大工程,這款藥物未來有望在醫院、診所皆可自費使用,年藥費約新台幣一百多萬元。甄瑞興說,這二款藥物約需使用一至一‧五年,才能清除致病類澱粉蛋白,即使打藥仍要持續追蹤,當類澱粉蛋白數值降低,還是需要定期回診。若類澱粉蛋白再度上升至應該用藥的數值,就必須再次施打。新藥不是根治,只是延緩發病。
甄瑞興表示,若是天生帶有易出血性基因,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都不是阿茲海默症新藥適用對象;這二款新藥均有腦出血與腦水腫風險,根據臨床資料,約三%的患者可能出現點狀出血或水腫,由於全球各國都剛開始使用新藥,療效與副作用仍待評估。
根據食藥署公開資訊,Leqembi(樂意保)和Kisunla(欣智樂)分別於今年初獲得藥證許可,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和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但皆限於帶有特定對位基因異型合子者或未帶有載脂蛋白Eε4基因者。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起各界對失智症相關治療的關注。
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今天表示,廿三日上午將率先全國施打失智症新藥「欣智樂」,這項施打原先規劃在十九日,由於藥劑運輸延遲緣故,藥品廿三日上午八時才會運送到醫院,上午八時五十分送到診間。
院方表示,新藥施打首例為八十三歲女性患者。當天將一次施打二劑,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與醫療團隊,會在記者會簡介新藥療效與施打條件,家屬也會分享心得。亞東醫院說,「欣智樂」和「樂意保」二款新藥同為廿年來首見針對病因研發的創新療法,標誌台灣失智治療邁入新里程。
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學教授兼醫學院院長、雙和醫院神經科顧問醫師胡朝榮五月一日指出,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最常見病因,目前多數科學家相信,其主要病因是腦內堆積過多的有害蛋白質「類澱粉」。
近期二款阿茲海默症新藥通過國內審查。專家指出,其可助減少早期患者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讓阿茲海默治療從症狀治療走向病程改善,為重要里程碑,但都仍待進一步臨床試驗。
甄瑞興六月十日曾向媒體透露,台灣失智症個案約卅五萬人,六至七成為阿茲海默症,其中約半數符合使用資格,粗估不到十萬人。光是篩選出適用患者就是大工程,這款藥物未來有望在醫院、診所皆可自費使用,年藥費約新台幣一百多萬元。甄瑞興說,這二款藥物約需使用一至一‧五年,才能清除致病類澱粉蛋白,即使打藥仍要持續追蹤,當類澱粉蛋白數值降低,還是需要定期回診。若類澱粉蛋白再度上升至應該用藥的數值,就必須再次施打。新藥不是根治,只是延緩發病。
甄瑞興表示,若是天生帶有易出血性基因,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都不是阿茲海默症新藥適用對象;這二款新藥均有腦出血與腦水腫風險,根據臨床資料,約三%的患者可能出現點狀出血或水腫,由於全球各國都剛開始使用新藥,療效與副作用仍待評估。
根據食藥署公開資訊,Leqembi(樂意保)和Kisunla(欣智樂)分別於今年初獲得藥證許可,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和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但皆限於帶有特定對位基因異型合子者或未帶有載脂蛋白Eε4基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