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5歲長者 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骨密度,大約每七位就有一位骨質疏鬆。六十五歲以上女性或七十歲以上男性,應及早執行骨密度篩檢,以便找出潛藏的骨質疏鬆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潘立昕昨(五)日表示,特定族群諮詢醫師後,應儘早檢查骨質密度。
這些特定族群包括女性即將停經或停經後,年齡介於五十至七十歲男性,具有骨質疏鬆風險因子,比如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小於18.5)、重度抽菸或飲酒、服用可能造成骨質疏鬆藥物,以及罹患容易骨質疏鬆的疾病。
潘立昕強調,骨密度篩檢主要是檢查腰椎骨、兩側髖關節或非慣用手前臂前1/3處的位置。處於停經過渡期、停經後及五十歲以上長輩,檢查結果T值若小於或等於-2.5則可診斷為骨質疏鬆;至於年紀不滿五十歲長輩,倘若骨密度檢查Z值小於或等於-2.0,再加上已罹患易造成骨質疏鬆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等),或是服用可能造成骨質疏鬆藥物,也可診斷為骨質疏鬆。
此外,潘醫師提醒,若曾有骨鬆性骨折病史,應及早接受骨質疏鬆檢查及治療,以便降低再次骨折的發生機會。
這些特定族群包括女性即將停經或停經後,年齡介於五十至七十歲男性,具有骨質疏鬆風險因子,比如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小於18.5)、重度抽菸或飲酒、服用可能造成骨質疏鬆藥物,以及罹患容易骨質疏鬆的疾病。
潘立昕強調,骨密度篩檢主要是檢查腰椎骨、兩側髖關節或非慣用手前臂前1/3處的位置。處於停經過渡期、停經後及五十歲以上長輩,檢查結果T值若小於或等於-2.5則可診斷為骨質疏鬆;至於年紀不滿五十歲長輩,倘若骨密度檢查Z值小於或等於-2.0,再加上已罹患易造成骨質疏鬆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等),或是服用可能造成骨質疏鬆藥物,也可診斷為骨質疏鬆。
此外,潘醫師提醒,若曾有骨鬆性骨折病史,應及早接受骨質疏鬆檢查及治療,以便降低再次骨折的發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