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巴金森症6年 藥效漸縮短 深腦刺激術助改善
【記者周志祥/台中報導】 2024/09/13

▲紀姓老翁術後活動狀況良好。 (圖:台中榮總提供)
現年65歲的紀姓老翁,6年前因步態不穩被診斷為巴金森症。起初藥物控制症狀良好,但隨病程進展,藥效逐漸縮短。去年底,他必須每天需服藥5次,每次間隔3小時,且每次服藥後需等待1小時藥物起作用後,才能活動2小時,相當不便,後尋求台中榮總治療,台中榮總今年三間對他施以深部腦刺激手術,使用健保給付的深腦訊號偵測型刺激器及方向性刺激電極。術後,老翁每日服藥次數減至3次,總藥量降低40-50%。症狀獲得改善,重拾生活品質。

老翁描述,身體沒藥效時如同斷電無法行動,曾被困在候診區和朋友家。即使吃藥後動作仍然緩慢,碰上出門旅行,清晨4點就要起床,因為等藥效要1小時,穿衣再耗費1小時。這些不便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品質。

醫師曾為他調整用藥,但效果不彰。藥物濃度不足時活動困難,濃度過高則產生異常動作的副作用。最後,轉求助台中榮總,於今年3月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使用健保給付的深腦訊號偵測型刺激器及方向性刺激電極。術後,目前每日服藥次數減至3次,總藥量降低40-50%。症狀獲得改善,他更願意外出活動,甚至參與志工團隊,重拾生活品質。

台中榮總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郭怡真表示,巴金森症為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口,國內65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為2%。病患因腦部多巴胺快速減少,而多巴胺為協調人體運動功能的腦神經傳導物質,因此在缺乏多巴胺之下,病患靜止時身體會出現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運動功能失調症狀。隨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比重升高佔總人口20%,巴金森症罹病比率也跟著上升。

郭怡真解釋,多數巴金森症患者臨床症狀於疾病早期及中期可經由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但隨疾病進展,大約半數患者接受左旋多巴的藥物治療5年後,會逐漸出現藥效波動及治療相關之異動症狀,中後期患者多巴胺退化加劇,面臨更多動作障礙之外的症狀困擾,用藥愈趨複雜,患者生活品質日益下滑、家屬照護艱難。此時整合神經外科介入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治療,可改善病患症狀,減輕其藥物負擔,重拾行動力。

郭怡真指出,過去傳統型的腦刺激器與電極只能給予固定方向刺激,無法靈活調整電量,新型的深腦訊號偵測型刺激器可先偵測病友腦部與疾病症狀相關的異常波型,協助醫師更精準的為患者調整合適的刺激位點及電量大小,必要時運用方向性電極將治療電量集中到病患生病的核區,保護周邊腦結構有效降低副作用。

有感於病友們對深腦刺激手術治療的需求,政府自104年開始給付手術部分耗材,並逐步放寬耗材給付,於112年7月起同步給付深腦訊號偵測型刺激器及方向性刺激電極,讓審核通過的病友們在減免絕大部分的醫療費用下,接受與國外同步百萬級的尖端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