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併代謝症候群 死亡風險飆逾2倍
B型肝炎合併代謝症候群,死亡風險飆升兩倍以上!根據臺大醫院內科部蘇東弘教授與黃上秦醫師最新研究發現,B型肝炎(B肝)患者若同時合併代謝症候群,死亡風險將大幅提升,且具有累加效應;但若B肝患者僅有單純性脂肪肝,沒有合併其他代謝異常,反而可使長期死亡率減半。提醒B肝病人應定期追蹤代謝指標並且積極控制和治療。
B型肝炎影響全球超過三億人,是肝硬化與肝癌的主因。台灣目前約有一七○至二○○萬名B肝帶原者;臺大醫院肝炎團隊針對院內一萬餘名B肝患者,進行長達十五年的長期追蹤資料,有八七一八名B型肝炎合併脂肪肝患者,探究長期死亡風險(追蹤9.1年)。主持研究蘇東弘教授表示,根據研究結果,若患者合併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不僅顯著增加死亡率,且合併的代謝異常越多,死亡風險越高。若同時合併三種以上代謝疾病,死亡風險更是攀升至兩倍以上。研究也發現,假使患者後續才新出現糖尿病、高血壓,或體重由正常變為過重,也同樣增加死亡機率。
在多種代謝異常中,糖尿病對B肝患者的危害最為顯著;若糖化血色素(HbA1c)超過8.0%,這些B肝病人的肝病死亡風險為控制在6.0%以下者的四倍。蘇東弘教授呼籲,B肝患者除了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與肝臟超音波外,更應同時留意代謝症候群情形,一旦發現血糖、血壓、體重異常,務必儘速就醫檢查治療、調整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有趣的是,研究中意外發現:若B肝患未合併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代謝異常,則長期死亡風險反而下降約五成。肝炎研究團隊黃上秦醫師表示,這呼應團隊先前的研究成果:脂肪肝或許透過某種機制,有助於清除B型肝炎病毒、減少肝癌及肝硬化風險,進而降低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若這些脂肪肝患者同時有代謝異常,死亡率則會再度上升。研究成果發表於近期國際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對肝病患者的健康有重大影響。因此除了治療肝炎病毒外,及時管理代謝症候群、維持健康體重與飲食習慣、並定期追蹤肝功能,將有助於減少併發症風險,包括肝硬化、肝癌等,從而提高預後。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教授強調,肝炎患者要特別留意自我健康管理,定期追蹤肝功能和肝臟超音波,以發現肝硬化及肝癌;同時也應重視代謝異常的篩檢與控制,一旦出現血壓、血糖、體重或血脂異常,務必及早就醫,配合醫師建議做好生活調整與治療。
B型肝炎影響全球超過三億人,是肝硬化與肝癌的主因。台灣目前約有一七○至二○○萬名B肝帶原者;臺大醫院肝炎團隊針對院內一萬餘名B肝患者,進行長達十五年的長期追蹤資料,有八七一八名B型肝炎合併脂肪肝患者,探究長期死亡風險(追蹤9.1年)。主持研究蘇東弘教授表示,根據研究結果,若患者合併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不僅顯著增加死亡率,且合併的代謝異常越多,死亡風險越高。若同時合併三種以上代謝疾病,死亡風險更是攀升至兩倍以上。研究也發現,假使患者後續才新出現糖尿病、高血壓,或體重由正常變為過重,也同樣增加死亡機率。
在多種代謝異常中,糖尿病對B肝患者的危害最為顯著;若糖化血色素(HbA1c)超過8.0%,這些B肝病人的肝病死亡風險為控制在6.0%以下者的四倍。蘇東弘教授呼籲,B肝患者除了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與肝臟超音波外,更應同時留意代謝症候群情形,一旦發現血糖、血壓、體重異常,務必儘速就醫檢查治療、調整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有趣的是,研究中意外發現:若B肝患未合併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代謝異常,則長期死亡風險反而下降約五成。肝炎研究團隊黃上秦醫師表示,這呼應團隊先前的研究成果:脂肪肝或許透過某種機制,有助於清除B型肝炎病毒、減少肝癌及肝硬化風險,進而降低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若這些脂肪肝患者同時有代謝異常,死亡率則會再度上升。研究成果發表於近期國際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對肝病患者的健康有重大影響。因此除了治療肝炎病毒外,及時管理代謝症候群、維持健康體重與飲食習慣、並定期追蹤肝功能,將有助於減少併發症風險,包括肝硬化、肝癌等,從而提高預後。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教授強調,肝炎患者要特別留意自我健康管理,定期追蹤肝功能和肝臟超音波,以發現肝硬化及肝癌;同時也應重視代謝異常的篩檢與控制,一旦出現血壓、血糖、體重或血脂異常,務必及早就醫,配合醫師建議做好生活調整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