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9成末期肾病 源自慢性病变
【记者李叔霖/台北报导】 2025/05/23

根据健保资料库,台湾洗肾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超过九成末期肾病患者,其病因源自慢性病变,尤以糖尿病肾病变(DKD)最常见。这些病患往往同时罹患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多重共病,使得疾病控制难度大增,所需药物类别相当多,患者照护需求也日趋复杂。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肾脏内科主任陈永泰昨(二十二)日指出,治疗糖尿病肾病变,必须走出传统单科诊治框架,迈向跨科别整合与跨专业协同照护模式。因此,和平院区近年推动设立「肾脏病整合照护中心」,整合肾脏科、心脏科、内分泌科、营养师、药师、个案管理师等多方专业人力,提供患者全人、全程、全队等医疗服务。

陈永泰指出,糖尿病肾病变患者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包括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与心脏用药,每日服药数量常高达十至十五颗以上。药物交互作用风险跟著提高,患者也易对长期服药产生疑虑,进而影响治疗成效,许多人甚至质疑,「吃这麽多药,不会更伤肾吗?」

也因此,陈永泰指出,院区药师提供一对一「个别化用药谘询」,针对用药时机、潜在交互作用及实际服药状况进行说明与调整,并透过卫教提升病患的服药遵从性。同时,营养师依据肾功能、蛋白尿程度及共病情形,设计个别化饮食建议。个案管理师则负责追踪检查数据与回诊状况,确保患者获得持续性照护。

尽管治疗工具日益进步,糖尿病肾病变最关键的还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初期肾脏病多无明显症状,患者常忽略追踪与治疗,等到出现疲倦、水肿、肌酸酐上升等症状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陈永泰强调,及早发现与介入,是肾脏病治疗的第一步。透过整合式照护,从饮食、药物、运动、生活型态全方位支持,才能真正延缓病程进展,维持患者良好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