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歲自殺死亡人數皆上升 青中壯族群心理健康支持亟需強化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6/17

自殺時隔十四年重回十大死因,僅十四歲以下的兒童和六十五歲長者死亡人數下降,十五至六十四歲皆上升,衛福部心理健康司表示,青壯族群自殺趨勢需持續關注,將賡續挹注資源強化心理支持。

一一三年自殺死亡人數四○六二人,較一一二年增一六四人(增四‧二%) ;每十萬人口有十七‧四人因自殺死亡。自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十三‧四人。一一三年○至十四歲、六十五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較一一二年下降,其餘年齡層均呈上升。與一一二年比較,六十五歲以上下降五‧四%,四十五至六十四歲上升三‧四%、二十五至四十四歲上升一○‧八、十五至二十四歲上升八‧五%。

自殺問題是亞洲國家一個蠻大的一個挑戰,特別是鄰近的國家,像是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澳洲等等,特別是在年輕族群自殺的部分,也一直是他們持續關切,而且挹注資源的一個議題。有關青中壯的自殺增加,曾委託台大針對青少年的自殺的風險因子做過一些分析,青少年的部分是跟他網路的使用、父母親離婚的問題跟這個睡眠障礙等有關,可能導致自殺風險上升的原因,會針對研究的發現,持續來精進相關的自殺防治的策略。

有觀察到,青、中、壯世代自殺有上升的趨勢,繼一一二年八月衛福部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十五歲到三十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每人三次免費心理諮商後;衛福部自一一三年八月擴大延伸推出「十五至四十五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自一一三年八月一日起至一一四年五月五日,服務五萬四五○八人(十三萬九五六五人次),合作機構六○三家,其中二○四家提供通訊服務,使用者滿意度為九十六%。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自殺趨勢持續下降,持續擴大辦理老人憂鬱症篩檢。一一三年的篩檢量為七十萬一七一○人次,轉介就醫三二五八人次、轉介心輔二一八八人次、轉介資源一六九五人次。

心理健康司鄭淑心代理司長表示,基於自殺防治法,持續推動跨部會合作,實施「全面性」、「選擇性」與「指標性」多層次的防治策略。倡議自助、求助與助人文化,並強化相關資源,自殺防治人人有責!

自助部分,一、推廣利用「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提升民眾心理健康識能。二、善用簡式健康量表(BSRS-5),了解自我心理健康照護需求。三、結合教育部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納入課綱,共同支持及強化年輕朋友心理韌性。

求助部分,一、持續推動「十五至四十五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每人三次免費心理諮商。二、推廣二十四小時免付費一九二五安心專線。三、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五十六處)及各縣市衛生局心理諮商服務據點(三八八處) ,民眾可以免費或優惠價格接受心理健康相關服務。

助人部分,一、擴大推動「自殺防治守門人」教育訓練,具備「1問2應3轉介」技巧,人人皆為守門人!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辦理第一線工作人員教育訓練,並結合各機構/體系,推廣守門人訓練。縣市政府衛生局:辦理社工、長照、學校、警消、村/里長(幹事)等人員教育訓練。二、與民間合作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課程(MHFA),逐步規劃各縣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相關人員及民眾接受訓練,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透過「傾、聽、給、鼓、勵」五行動,協助有心理危機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