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最常見心律不整類型 電氣燒灼術有助恢復正常心跳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2025/06/17

45歲陳小姐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血壓控制良好,大約半年前開始感覺到間歇性的胸悶和心悸,最近幾週甚至出現呼吸喘與水腫的現象,因此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劉浩天醫師門診求診,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患有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

劉浩天醫師建議選擇「心律不整電氣燒灼術」,術後恢復正常心跳,呼吸喘的狀況也明顯改善,門診追蹤心臟功能正常,終於找回健康生活(見圖)。

劉浩天醫師說明,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多為心臟退化所造成,隨著年紀增加,罹病比例也越高。至於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亢進、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冠心症、心臟衰竭及瓣膜性心臟病等,亦會增加心房顫動發生機率。心房顫動有胸悶、心悸與呼吸喘的情形,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頭暈、疲倦等症狀。除此之外,心房顫動更會增加腦中風、失智與心衰竭等風險,故心房顫動病人一定要好好配合心臟科醫師服藥控制,避免產生併發症。

劉浩天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病人除了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維持正常心跳之外,還需要服用降心速藥物避免心跳過快,以及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如果藥物控制不佳,心臟衰竭病人或是不想長期服用藥物者,可選擇「心律不整電氣燒灼術」,可望達到改善的效果。

劉浩天醫師強調,民眾出現胸悶、心悸、呼吸喘或水腫症狀,應該儘速就醫檢查,患者選擇藥物或電燒治療,都要遵照醫囑持續服藥或追蹤,切勿自行停藥,以免發生中風、心衰竭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