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拚修法擴大ACP場域
立法院今天舉行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公聽會,學者建議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場域,只要接受過完善訓練就可協助,並比喻此舉如同保險業務員不需要先取得醫師證照才能說明醫療保險細節。
不過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擴大ACP場域,可能增加道德風險且有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精神,衛福部今年已規劃輔導基層諮商機構,藉此提升服務量能,建議維持現行條文;抑或可將文字調整成,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或長照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新增配偶為應參與諮商人員。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日前審查朝野立委所提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正草案,其中較大幅度更動,包含增訂病人的關係人不得妨礙醫療機構執行病人預立醫療(AD)決定、確定病人同意為原則關係人同意為例外,及擴大預立醫療諮商服務機構,含護理機構、長照機構、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社會工作師事務所等條文。
由於立委所提修正草案日前在委員會審查未達成共識,衛環委員會今天舉行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公聽會,邀集行政機關及專家學者與會提出看法。
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表示,他認為ACP不是醫療行為,而是向民眾說明法律賦予的自主權、拒絕權,只是一種諮商行為。孫效智也在現場播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的錄音。黃勝堅認為應放寬現行限制,除醫師外,其他專業人員只要接受過完善訓練,就應可協助從事ACP。
林靜儀表示,有關立法院所提修正案,因涉及臨床實務執行、潛在道德風險與相關醫療爭議等多面向,應等各界達成共識後再行檢討;有關立委所提擴大ACP場域條文,建議維持現行條文,抑或可將文字調整成,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或長照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新增配偶為應參與諮商人員。
不過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擴大ACP場域,可能增加道德風險且有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精神,衛福部今年已規劃輔導基層諮商機構,藉此提升服務量能,建議維持現行條文;抑或可將文字調整成,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或長照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新增配偶為應參與諮商人員。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日前審查朝野立委所提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正草案,其中較大幅度更動,包含增訂病人的關係人不得妨礙醫療機構執行病人預立醫療(AD)決定、確定病人同意為原則關係人同意為例外,及擴大預立醫療諮商服務機構,含護理機構、長照機構、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社會工作師事務所等條文。
由於立委所提修正草案日前在委員會審查未達成共識,衛環委員會今天舉行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公聽會,邀集行政機關及專家學者與會提出看法。
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表示,他認為ACP不是醫療行為,而是向民眾說明法律賦予的自主權、拒絕權,只是一種諮商行為。孫效智也在現場播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的錄音。黃勝堅認為應放寬現行限制,除醫師外,其他專業人員只要接受過完善訓練,就應可協助從事ACP。
林靜儀表示,有關立法院所提修正案,因涉及臨床實務執行、潛在道德風險與相關醫療爭議等多面向,應等各界達成共識後再行檢討;有關立委所提擴大ACP場域條文,建議維持現行條文,抑或可將文字調整成,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或長照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新增配偶為應參與諮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