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署打造保育新格局
【記者王先國/綜合報導】 2025/06/13

內政部昨(十二)日部務會報,由國家公園署報告「國家公園近期保育成果與策進作為」,董建宏政務次長指出,國家公園署自一一二年九月成立以來,保育治理範疇已從國家(自然)公園為核心,擴展至全國重要濕地與海岸地區,展現臺灣在邁向國土與保育系統整合的重要一步,面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的挑戰,國家公園署將持續透過「跨域合作」、「社區共榮」、「企業參與」與「保育推廣」等策略,在守護臺灣自然資產之餘,持續深化治理能量、鏈結多元資源,構築具韌性與永續性的保育體系,積極回應全球保育行動與國家淨零轉型,讓臺灣國家公園之美行銷國際。

內政部說明,國家公園署近期在保育工作上展現多項亮點成果。在跨域合作部分,各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與地方政府、學研機構及社區協力保育。例如墾丁國家公園與公路局設置陸蟹地下廊道、與核三廠合作設置紫斑蝶防護網;太魯閣國家公園震後與秀林鄉公所及慈濟大學合作進行植生復育;雪霸國家公園攜手武陵農場、林保署及中興大學復育臺灣寬尾鳳蝶;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至今年五月底已清除逾四萬隻棘冠海星,展現協力治理效能。

內政部表示,在社區共榮部分,透過環境教育與在地參與,國家公園強化與社區的連結。在企業投入保育行動部分,國家公園署近一年媒合卅五家企業投入涵蓋物種復育、棲地維護、步道設施、環境友善產業及生態教育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