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任內新增九座滯洪池

▲南市府持續推動滯洪池防汛建設,黃偉哲市長任內新增九座滯洪池。(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區域排水多達一六五條,六都最多,易淹水潛勢面積佔全國三分之一,因地勢平緩排水不易,需靠滯洪池減緩水患,市府斥資廿六億元新建十二座抽水站,並投入逾卅億元興建滯洪池,確保防汛系統順暢。
市長黃偉哲表示,水利工程是市民生活基本所需,仍需穩定推動,指示水利局持續強化防汛整備,包括預先洩洪、抽水站日常巡檢及跨局處排水管理,確保排水系統順暢,避免災害發生。
水利局長邱忠川指出,南市整體治水策略包括內外兼顧排水改善、建構滯蓄洪設施與低地抽排三面向;現有六十座滯洪池與埤塘可蓄洪約一千一百萬噸,其中在黃偉哲市長任內完成九座;全市設置六十六座抽水站,在黃市長任內新增及更新十二座;另配有五一三部移動式抽水機組,其中四九六部於低窪地區完成預佈,另十七部為機動機組,今年預計再增購六十部;未來滯洪池將朝多功能發展,除強化防洪,並結合生態與休憩打造親水教育空間。
市長黃偉哲表示,水利工程是市民生活基本所需,仍需穩定推動,指示水利局持續強化防汛整備,包括預先洩洪、抽水站日常巡檢及跨局處排水管理,確保排水系統順暢,避免災害發生。
水利局長邱忠川指出,南市整體治水策略包括內外兼顧排水改善、建構滯蓄洪設施與低地抽排三面向;現有六十座滯洪池與埤塘可蓄洪約一千一百萬噸,其中在黃偉哲市長任內完成九座;全市設置六十六座抽水站,在黃市長任內新增及更新十二座;另配有五一三部移動式抽水機組,其中四九六部於低窪地區完成預佈,另十七部為機動機組,今年預計再增購六十部;未來滯洪池將朝多功能發展,除強化防洪,並結合生態與休憩打造親水教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