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仁愛鄉春陽社區環村生態文化步道 啟用
【記者蔡榮宗/投縣報導】 2025/02/14

▲春陽社區環村生態文化步道(史努櫻步道)修繕完成,在春陽社區活動中心舉行啟用祈福典禮。(圖: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仁愛鄉春陽社區環村生態文化步道(史努櫻步道),以傳統修繕工法修繕完成,(十四)日在春陽社區活動中心舉行啟用祈福典禮由春陽村耆老領祭,偕同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仁愛鄉公所秘書陳國雄、協會理事長羅利明、春陽村村長許克信及村民們,共同向天地及祖靈祈求步道使用者的安全平順,啟用典禮慎重且感動,圓滿完成。

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以賽德克族為主,村內的荷戈富士山正坐落於中心位置,沿著山勢設有一條環村生態文化步道,又稱史努櫻步道,沿線除了豐富的生態資源外,還有傳統家屋及瞭望台等重要原民文化代表建築,林保署南投分署委託仁愛鄉春陽社區發展協會辦理傳統修繕工法傳承培訓計畫,藉由手作步道、修繕家屋及瞭望台等實務操作演練課程,打造煥然一新的春陽社區環村生態文化步道。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一0三年起致力推動能高越嶺國家步道周邊部落生態旅遊,以春陽村為起點,依序有精英村、都達村及德鹿谷村,豐沛的原民文化提供社會大眾優質的人文生態旅遊環境,讓遊客到部落生態旅遊時,可進一步瞭解森林、山村與原住民族之間密不可分的鏈結。

南投分署長李政賢表示,雖然一一二年的卡努風災影響,村內許多景點、設施都有不少損壞,特別透過農村再生計畫協助仁愛鄉春陽社區發展協會,培訓族人學習傳統修繕工法、技巧,並實務運用於環村生態文化步道及傳統家屋、瞭望台整建,不但達到文化智識傳承之效,凝聚部落向心力外,共同參與維護家鄉環境,更為後續生態旅遊提供更完善的遊憩環境,期許在未來可以串連周邊的旅遊資源,共同發展並推動部落生態旅遊,建構出得天獨厚、富含文化底蘊的的生態旅遊軸線。

春陽社區環村生態文化步道(史努櫻步道),步道入口設有賽德克傳統建築家屋及穀倉,山頂還有一座瞭望台。「瞭望台」在賽德克文化當中是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建築,利用致高點地理位置優勢,用於防禦與警示,瞭望人員發現異狀時,以燃煙方式告知部落族人提高警覺,現今雖已不再需要戒備功能,但已經成為族人的精神支柱象徵;傳統家屋則是以石板、木材、茅草等材料搭建而成,家屋內依據男、女主人的需求大致區分廚具區、狩獵工具區、狩獵成果區等,外側有一座穀倉,可堆放存糧,藉由家屋空間規劃,可了解原民的早期生活模式。

承攬本次計畫的南投縣仁愛鄉春陽社區發展協會,在村內號召村民籌組「手作步道工班」,由班長羅利財帶領,從工法講解、規劃設計、工項調派到施作修繕,各項目都親力親為,工班隊前期以室內課程講述理論知識、後期則著重於步道及傳統建築的實務修整,傳遞手作步道知能、傳統家屋修繕技巧、瞭望台文化意義,並且留下影像記錄及教學日誌等書面資料,提供後人學習的資料來源。

近幾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秉持積極與在地部落共好理念,運用這次計畫成果,以春陽村為起點,逐步帶動並深化經營能高越嶺國家步道周邊生態旅遊,展現賽德克部落文化特色及族人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