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筆到智慧e筆 臺灣書法大師張炳煌東京開展

▲駐日大使李逸洋(中)體驗智慧e筆,並寫下「無欲則剛」,左為書法大師張炳煌。(圖:文化部提供)
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與淡江大學共同合辦「書法的傳統與科技—e筆暨張炳煌書畫展」,展期自二月十三日至三月十四日於臺灣文化中心展出。本展覽除呈現書法家張炳煌的傳統書畫藝術作品,更展示他與淡江大學資工系共同研發的「智慧e筆」作品,融合書法與AI科技,為傳統藝術開啟全新視野,開幕日即吸引眾多日本國會議員及書道界人士到場支持。
駐日大使李逸洋特別出席開幕式並表示,能為同為基隆出身、成就非凡的書法大師張炳煌致詞,深感榮幸。張炳煌被譽為國寶級大師,不僅傳承並發揚書法藝術,更長年推廣教學,培育無數人才,臺灣知名節目《每日一字》播出二十多年,由張炳煌每日親自示範,透過電視讓書法深入民眾生活。如今更攜手淡江大學開發「智慧e筆」,讓科技助力書法學習,未來智慧書法的普及指日可待。
張炳煌分享表示,過去以傳統教學推廣書法,成效有限。自廿四年前起與淡江大學合作,持續研發,終於結合AI技術推出「智慧e筆」,大幅降低學習門檻。他在開幕現場親自示範e筆功能,筆觸近似毛筆的表現力令觀眾驚艷。李逸洋與日本參議院議員下野六太亦現場體驗,分別寫下「無欲則剛」與「継続は力」(持續就是力量)。
日本國會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雖因公務繁忙未能出席,特別錄製影片致意表示,自己辦公室內懸掛著張炳煌的《一望千里》書法作品,象徵臺日友誼深遠。臺灣的書法在日本相當受歡迎。張炳煌是臺灣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不僅榮獲外務大臣獎,近來更積極挑戰書法與數位科技的融合,致力於推動臺灣文化交流走在最前線,對此由衷地表達敬意與感謝。
本次展覽內容涵蓋傳統書畫與智慧e筆作品,共計展出五十四件作品。張炳煌的作品選用具深度的文詞,發揮書法可讀性的藝術價值,並同時擅長運用餘墨作畫,蘭竹、山水皆具文人筆墨特色。同時展出的智慧e筆作品,除了書法為張炳煌所作外,另展出七位臺灣畫家以e筆創作的數位書畫作品,可以動態演示,參觀者可掃描下載至手機,是臺灣展現傳統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先驅表現。
駐日大使李逸洋特別出席開幕式並表示,能為同為基隆出身、成就非凡的書法大師張炳煌致詞,深感榮幸。張炳煌被譽為國寶級大師,不僅傳承並發揚書法藝術,更長年推廣教學,培育無數人才,臺灣知名節目《每日一字》播出二十多年,由張炳煌每日親自示範,透過電視讓書法深入民眾生活。如今更攜手淡江大學開發「智慧e筆」,讓科技助力書法學習,未來智慧書法的普及指日可待。
張炳煌分享表示,過去以傳統教學推廣書法,成效有限。自廿四年前起與淡江大學合作,持續研發,終於結合AI技術推出「智慧e筆」,大幅降低學習門檻。他在開幕現場親自示範e筆功能,筆觸近似毛筆的表現力令觀眾驚艷。李逸洋與日本參議院議員下野六太亦現場體驗,分別寫下「無欲則剛」與「継続は力」(持續就是力量)。
日本國會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雖因公務繁忙未能出席,特別錄製影片致意表示,自己辦公室內懸掛著張炳煌的《一望千里》書法作品,象徵臺日友誼深遠。臺灣的書法在日本相當受歡迎。張炳煌是臺灣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不僅榮獲外務大臣獎,近來更積極挑戰書法與數位科技的融合,致力於推動臺灣文化交流走在最前線,對此由衷地表達敬意與感謝。
本次展覽內容涵蓋傳統書畫與智慧e筆作品,共計展出五十四件作品。張炳煌的作品選用具深度的文詞,發揮書法可讀性的藝術價值,並同時擅長運用餘墨作畫,蘭竹、山水皆具文人筆墨特色。同時展出的智慧e筆作品,除了書法為張炳煌所作外,另展出七位臺灣畫家以e筆創作的數位書畫作品,可以動態演示,參觀者可掃描下載至手機,是臺灣展現傳統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先驅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