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台湾美术家视角 见证二战时局创作
【记者陈秋香、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4/05/20

许昭荣先生终生为台籍老兵奔走,在旗津海边以烈火殉道,化为千风,距今已十六年,期盼在其逝世纪念日之时,透过默哀及献花感念历史中台湾无名战士之奉献,并追思许昭荣先生的孤勇义行,今年春祭办理「画家与战争∶二战下台湾时局画的历史意义」讲座,希望藉此让民众更认识台籍老兵议题。(见图)

今年适逢许昭荣先生逝世十六周年,高史博今(廿)日说明,特别邀请《战争中的美术∶二战下台湾的时局画》作者黄琪惠教授举行「画家与战争∶二战下台湾时局画的历史意义」讲座,结合追思仪式带领民众认识台籍老兵人权议题,期望以美术家视角见证二战画作,吸引更多人来认识这段历史,并再次省思「转型正义」的迫切及重要性。期盼藉由追思及感念,让人权议题得到深化,让和平意志更为远播。

许昭荣家属余美智、前台籍日军看护妇廖淑霞皆亲临现场致意。高市府文化局简美玲副局长表示,战争与和平纪念公园主题馆是全台湾唯一纪念台湾兵的主题馆,纪录台湾的战争历史与二战期间无名战士的故事;透过春祭台湾兵暨许昭荣先生逝世追思纪念仪式的办理,形塑缅怀属於台湾、属於高雄的公共记忆。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李文环馆长认为,台湾的历史命运是不断堆叠且复杂的,希望藉由这次讲座解析战争时局的美术创作,开启年轻一辈对台湾战争的探索。

台湾兵因二战、国共内战、韩战等战争,历经日军、国军、共军身份的转变,成为历史研究中隐没在战争纪录的专章;曾亲历二次大战与国共内战的许昭荣先生,毕生寻找同袍下落,致力争取台湾兵权益并期望政府正视台湾兵议题,从而唤起社会关怀与尊重,於二○○八年五月廿日傍晚六时四十七分自焚明志,他以耗尽生命而点燃的火光,促成「战争与和平纪念主题馆」的诞生,也照亮台湾老兵人权伸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