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馆2025重点计画公布 共筑科技、艺术与人文永续未来

高雄市立美术馆十八日公布二○二五年度重点展演计画,展览规画囊括年度售票特展、八档跨世代台湾艺术家之主题展览、三档实验性的跨域展演以及年底压轴登场的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持续推动国际与在地当代艺术的多元风貌;此外,高美馆亦落实ESG精神,於馆内公共场域导入E Ink电子纸计画,以智慧科技打造低碳永续的美术馆园区,为城市拓展更美好的未来。(见图)
高美馆代理馆长林羿 今(十九)日表示,高美馆一直以来关注时代趋势的变革,也关怀艺术家在创作技法上跨越里程碑的突破,并引入最前卫的艺术观点;延续二○二四年《瞬间-穿越绘画与摄影之旅》一展中对十九至二十世纪以来绘画、摄影界线与交融所提出的探问,高美馆今年秋季与英国艺术家冯·沃尔夫(Von Wolfe)共同合作自策的国际特展《冯·沃尔夫的花园堡垒》,则聚焦在当前人类对於AI人工智慧冲击、交融与反思,呈现冯·沃尔夫回应AI世代的艺术实践。与此同时,高美馆也关注台湾各世代的艺术家如何以创作回应时代,以涵纳多元艺术语汇的展览,呈现大南方艺术丰沛的活力。
高美馆将於今年秋季隆重呈现年度售票特展《冯·沃尔夫的花园堡垒》(Garden Fortress: Von Wolfe),亦是英国艺术鬼才冯·沃尔夫在亚洲首次的大型回顾展,将於今年十一月十五日起至明年四月十九日在高美馆盛大展出。
这次特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对当代艺术边界的深刻探索。冯·沃尔夫深受台湾文化吸引,他认为台湾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在全球科技产业、特别是人工智慧与半导体产业发展中扮演著关键角色;因此,冯·沃尔夫以《花园堡垒》为展览命题,「花园」象徵著台湾的美丽绿地与文化底蕴,而「堡垒」则映射其对於全球地缘政治的反思。
冯·沃尔夫生於英国,家族则是来自德国巴伐利亚的艺术世家,其曾祖父更是十九世纪知名的「天鹅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宫廷画师,自幼浸润於艺术中的他,选择以油画为创作媒材,并在历经多种艺术风格的探索後,发展出融合传统与当代的独特视觉语汇。
冯·沃尔夫的作品打破既有的艺术类别,成为流动而无界的视觉语言,而这次特展的一大亮点,是他如何运用AI作为创作媒介;冯·沃尔夫最新的系列作品融合了AI演算与他细腻的手工绘画,打破传统艺术与人工智慧的边界,解放观众对科技、艺术与文化的既有观念,逐步走入他神秘、奇幻的异想花园。
高美馆并持续以跨世代、跨领域的精神深耕在地艺术,今年一月以国际抽象艺术先驱陈正雄《陈正雄90大展-一位抽象画家与他的收藏》与汇聚新世代艺术新锐的《2025高雄奖》作为开端,五月将携手国际名导蔡明亮推出个展《行者十步》,聚焦蔡明亮过去十二年间完成的十部「行者」系列作品,展现其从剧场、美术馆到电影院的跨界演变,打造沉浸式的感官体验;高美馆五月亦将展出李德、熊秉明两位二十世纪精彩的文人艺术家双人展《相忘於江湖》,带领观众走入他们以画代诗的画中世界;而高美馆创作论坛则展出由策展人黄志伟策画的《繁花梦露-张立晔的灵光乐园》,呈现艺术家张立晔充满童真与灵动的创作世界。
七月登场的《眼球世代艺术奇谭》是高美馆继二○二二年推出《抽象高雄》与《野放途》两档转型再出发的「美术高雄」系列展览後,再次以「大南方同心圆」之精神所策画;《眼球世代的艺术奇谭》邀请十一组高雄的中、新生代艺术家,聚焦一九九○年代以降艺术家所见的动画、漫画与游戏文化(ACG),如何渗入艺术家日常、成为其创作养分,进而探索他们於云端时代的观照与创作表现。
十月份亦延续「大南方」之理念,展出屏东艺术家张新丕个展,他以海洋与土地为创作主轴,在美丽的画面中隐晦的表达自己对国土、家园的关怀;十二月则推出高雄前辈建筑师个展《久远的理想-陈仁和建筑纪念大展》,呈现他融合日本文化、华人文化、西方文化,甚而东南亚文化的多元、融汇、充满活力具创造性的建筑语汇。此外,高美馆展现跨域实验精神的「KSpace高雄实验场」推出三档展览,包含表演艺术家潘大谦《域内·域外》、卫武营「高雄雄厉害」计画推荐艺术团体-二律悖反协作体《漂流相对静止》以及影像艺术家刘吉雄的《Virtual turns Reality》展览。
拥有四十三公顷广大艺术生态园区的高美馆,长期致力於环境永续的推动,除规划SDGs议题的展览、生态导览、讲座课程等带状性推广活动外,二○二四年起即与E Ink元太科技并肩合作,导入电子纸看板取代部分LCD萤幕与大图输出看板,第一阶段在公共场域设置十四台电子纸看板,成为台湾首座大规模应用电子纸看板於公共服务的美术馆;今年,高美馆进一步扩大电子纸应用,携手E Ink元太科技与上银科技,共创结合电子纸看板与机械手臂之艺术展演计画《映遇时光》,该计画由艺术家罗禾淋设计,瑞讯智能辅助电子纸整合技术支援,将高美馆三十年的馆史转化为互动艺术装置,呈现科技与人性的交融,邀请观众探索低碳永续未来。
延续环境友善的永续精神,年底登场的二○二五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以《爱耍废》为题,倡议海港城市的场域精神「PORT」-「Possibility无限创意与可能性」、「Ocean海洋的多元与包容」、「Recycle循环与再生」和「Transformation蜕变的动态过程」共享未来的核心理念,透过艺术家的转化、重塑货柜空间,反思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探索资源再利用与未来城市设计的可能性。
更多展演资讯敬请锁定高美馆官网(www.kmfa.gov.tw)公告,或至脸书专页与Instagram「高雄市立美术馆」查询。
高美馆代理馆长林羿 今(十九)日表示,高美馆一直以来关注时代趋势的变革,也关怀艺术家在创作技法上跨越里程碑的突破,并引入最前卫的艺术观点;延续二○二四年《瞬间-穿越绘画与摄影之旅》一展中对十九至二十世纪以来绘画、摄影界线与交融所提出的探问,高美馆今年秋季与英国艺术家冯·沃尔夫(Von Wolfe)共同合作自策的国际特展《冯·沃尔夫的花园堡垒》,则聚焦在当前人类对於AI人工智慧冲击、交融与反思,呈现冯·沃尔夫回应AI世代的艺术实践。与此同时,高美馆也关注台湾各世代的艺术家如何以创作回应时代,以涵纳多元艺术语汇的展览,呈现大南方艺术丰沛的活力。
高美馆将於今年秋季隆重呈现年度售票特展《冯·沃尔夫的花园堡垒》(Garden Fortress: Von Wolfe),亦是英国艺术鬼才冯·沃尔夫在亚洲首次的大型回顾展,将於今年十一月十五日起至明年四月十九日在高美馆盛大展出。
这次特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对当代艺术边界的深刻探索。冯·沃尔夫深受台湾文化吸引,他认为台湾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在全球科技产业、特别是人工智慧与半导体产业发展中扮演著关键角色;因此,冯·沃尔夫以《花园堡垒》为展览命题,「花园」象徵著台湾的美丽绿地与文化底蕴,而「堡垒」则映射其对於全球地缘政治的反思。
冯·沃尔夫生於英国,家族则是来自德国巴伐利亚的艺术世家,其曾祖父更是十九世纪知名的「天鹅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宫廷画师,自幼浸润於艺术中的他,选择以油画为创作媒材,并在历经多种艺术风格的探索後,发展出融合传统与当代的独特视觉语汇。
冯·沃尔夫的作品打破既有的艺术类别,成为流动而无界的视觉语言,而这次特展的一大亮点,是他如何运用AI作为创作媒介;冯·沃尔夫最新的系列作品融合了AI演算与他细腻的手工绘画,打破传统艺术与人工智慧的边界,解放观众对科技、艺术与文化的既有观念,逐步走入他神秘、奇幻的异想花园。
高美馆并持续以跨世代、跨领域的精神深耕在地艺术,今年一月以国际抽象艺术先驱陈正雄《陈正雄90大展-一位抽象画家与他的收藏》与汇聚新世代艺术新锐的《2025高雄奖》作为开端,五月将携手国际名导蔡明亮推出个展《行者十步》,聚焦蔡明亮过去十二年间完成的十部「行者」系列作品,展现其从剧场、美术馆到电影院的跨界演变,打造沉浸式的感官体验;高美馆五月亦将展出李德、熊秉明两位二十世纪精彩的文人艺术家双人展《相忘於江湖》,带领观众走入他们以画代诗的画中世界;而高美馆创作论坛则展出由策展人黄志伟策画的《繁花梦露-张立晔的灵光乐园》,呈现艺术家张立晔充满童真与灵动的创作世界。
七月登场的《眼球世代艺术奇谭》是高美馆继二○二二年推出《抽象高雄》与《野放途》两档转型再出发的「美术高雄」系列展览後,再次以「大南方同心圆」之精神所策画;《眼球世代的艺术奇谭》邀请十一组高雄的中、新生代艺术家,聚焦一九九○年代以降艺术家所见的动画、漫画与游戏文化(ACG),如何渗入艺术家日常、成为其创作养分,进而探索他们於云端时代的观照与创作表现。
十月份亦延续「大南方」之理念,展出屏东艺术家张新丕个展,他以海洋与土地为创作主轴,在美丽的画面中隐晦的表达自己对国土、家园的关怀;十二月则推出高雄前辈建筑师个展《久远的理想-陈仁和建筑纪念大展》,呈现他融合日本文化、华人文化、西方文化,甚而东南亚文化的多元、融汇、充满活力具创造性的建筑语汇。此外,高美馆展现跨域实验精神的「KSpace高雄实验场」推出三档展览,包含表演艺术家潘大谦《域内·域外》、卫武营「高雄雄厉害」计画推荐艺术团体-二律悖反协作体《漂流相对静止》以及影像艺术家刘吉雄的《Virtual turns Reality》展览。
拥有四十三公顷广大艺术生态园区的高美馆,长期致力於环境永续的推动,除规划SDGs议题的展览、生态导览、讲座课程等带状性推广活动外,二○二四年起即与E Ink元太科技并肩合作,导入电子纸看板取代部分LCD萤幕与大图输出看板,第一阶段在公共场域设置十四台电子纸看板,成为台湾首座大规模应用电子纸看板於公共服务的美术馆;今年,高美馆进一步扩大电子纸应用,携手E Ink元太科技与上银科技,共创结合电子纸看板与机械手臂之艺术展演计画《映遇时光》,该计画由艺术家罗禾淋设计,瑞讯智能辅助电子纸整合技术支援,将高美馆三十年的馆史转化为互动艺术装置,呈现科技与人性的交融,邀请观众探索低碳永续未来。
延续环境友善的永续精神,年底登场的二○二五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以《爱耍废》为题,倡议海港城市的场域精神「PORT」-「Possibility无限创意与可能性」、「Ocean海洋的多元与包容」、「Recycle循环与再生」和「Transformation蜕变的动态过程」共享未来的核心理念,透过艺术家的转化、重塑货柜空间,反思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探索资源再利用与未来城市设计的可能性。
更多展演资讯敬请锁定高美馆官网(www.kmfa.gov.tw)公告,或至脸书专页与Instagram「高雄市立美术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