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船代會理監事會議會員大會建議成立透明引航作業申請平台
【記者周家仰/台北報導】 2025/05/23

▲全國船代會召開「第十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理事長黃啟洋(中)主持、航港局航務組長賴炳榮(左五)、基隆港務分公司高級研究員張維鍵(左四)、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簡任稽核楊惠如(右四)、台北市船代公會理事長林子傑(右二)、台灣省船代公會理事長林正義(右一)、臺中市船代公會理事長陳益民(左二)、高雄市船代公會理事長顏銘傳(左三)、貨櫃儲運事業協會理事長林炯炘(右三)、引水協會祕書長張金泉(左一)。(記者周家仰攝)
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下稱全國船代會)昨(廿二)日下午於台北天成大飯店舉行「第十二屆第九次理、監事會議」及「第十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由全國船代會理事長黃啟洋主持,他致詞時指出,航運業務無法精確預測未來走向,舉凡經濟變化、政治動盪、環境影響、氣候變遷,都會直接影響航運業務發展,國際情勢發展更非他們所能掌控,但當下台灣航運環境能適時強化,以面對接踵而來的競爭,是大家所期盼的。

黃理事長說,今年有幾項重大議題已討論多時,也漸有結論,例如引水費率調整,引水法修訂,引水安全作業規範及管理,已接近完成。

黃理事長表示,過去兩年航港局推出數位轉型與海運淨零轉型,這是現階段相當明確議題;勞工缺乏及專業人士培育困難、訊息轉換快速需求下,數位化及智慧自動化支援迫不及待、排碳淨零仍須加速落實,勿期待全球普及後,成本會下降後再跟進。

航港局航務組組長賴炳榮表示,船務代理業作為船舶客貨運送協調樞紐,長期肩負與船公司、貨主、旅客、港埠及政府機關間溝通橋梁角色,尤其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變動頻繁、海運市場高度變化之際,不僅展現業者韌性,全國船代會在黃理事長領導下,也持續給予航政機關協助與支持,參與航港相關政策及法規研擬,包括修訂船務代理業管理規則,協調引水管理機制等議題,都承蒙公會支持與參與,協助將會員公司聲音傳達給航港局,讓航港局在政策制定過程,能更貼近實務,使產業與公部門的溝通更加順暢。他感謝船代業近年在離岸風電等議題上給予協助與指導。

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簡任稽核楊惠如表示,近期全球受川普關稅政策影響,相信船代業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這陣子業界可能忙著因應這些事情,她祝福業界安然度過這段期間的動盪。

基隆港務分公司高級研究員張維鍵指出,港務公司支持業界發展,有提出行銷獎勵方案、航港轉型數位獎勵與綠色獎勵案,希望經由這些方案,可當作業界發展後盾。

會中全國船代會表示,航港局去年二月啟動「強化引水安全改善專案」,該會建議列入專案事項有「建議招請引航作業爭議申訴流程及保護措施」及「研議建立引航作業申請平臺」二項。

全國船代會理監事會業務報告指出,航港局已於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函頒「招請引航作業爭議申訴流程」、「招請引航作業爭議申訴通報單」及「各航務中心招請引航作業爭議申訴窗口」資訊。其中第(2)項:「研議建立引航作業申請平臺」經航港局研議近一年仍無進度。

全國船代會表示,航港局今年三月廿六日召開「一一四年度第一季強化引水安全專案會議」,會議資料顯示「各單位對建立引航作業申請平臺一事,回覆表示並無引水作業所揭露資訊不足狀況,也無接相關陳情,建議將之納入港公司港口社群系統(PCS)之「船舶作業及時動態資訊共享」系統辦理。

全國船代會指出,當初會提此建議,是業者反映其召請引水業務時,因資訊不透明,遇有派遣引水人延遲或不明原因之拖延,常被認為是遭到「杯葛」。因此建置一個透明的引航作業申請平臺,實有助於一個公平、和諧環境建立。

全國船代會理監事會說明,有關引領順序安排是否公平,靠離泊延誤責任歸屬等,都能透過此平台讓資訊透明化,這對業者申請引航作業有直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