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遭中共滲透 中華海員總工會嚴正駁斥
針對本(六)月十二日媒體報導「台灣中華海員總工會計劃邀請中國海員建設工會高層來台,與三大航商進行私下會晤,就是要擴大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在台影響力」一事,中華海員總工會(下稱海員總工會)發布聲明稿指出並非事實。
中華海員總工會發布聲明如下:
一、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之交流為例行參觀活動:
中華海員總工會與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之往來,為疫情前即已存在之正常工會交流活動,主軸多聚焦於船員訓練制度與相關海事議題之經驗交流。因新冠疫情影響,雙方互訪活動曾一度暫停。近期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因疫情趨緩表達訪台意願,海員總工會考量兩岸目前之政治氛圍,已明確回覆此事須視政府態度再行規劃,並未進行任何實質安排。目前僅於二○二四年六月六日經海員總工會理事會同意後進行後續行政瞭解與申請作業,相關程序仍在依法進行中,對媒體所稱「私下安排接觸三大航商之說」,並非事實。
二、針對有關「協助台灣船員赴陸受訓取證」事宜:
因應全球航運產業正積極邁向新能源船舶發展,相關IGF Code(國際氣體燃料船舶安全規範)之訓練需求為業界共識。然在當時台灣尚無可辦理該訓練之機構情況下,海員總工會為維護會員就業權益,曾積極尋求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訓練機構之協助,惟因時間與費用等現實因素未能落實。
在確認中國泉州海洋學院及廈門集美大學具備合格訓練能量,並願意承認我國STCW證書後,由海員總工會協助牽線、最終由航商自主管理人員訓練安排事宜。而在政府航港局後續協調比利時訓練體系支援後,已順利逐步回歸在台灣本地訓練之安排。海員總工會在整體過程中,始終秉持保障會員職涯發展與訓練公平性之原則,絕無所謂「引導成為中國船員」之情事。
三、海員總工會一向秉持專業中立原則,所有對外合作或交流,皆依法行政、尊重政府政策。媒體所述內容多有誤解,甚至與事實不符,恐造成社會大眾及會員誤會,對海員總工會形象及會員權益均有所損害,特此鄭重澄清。
海員總工會將持續以穩健、透明方式推動船員權益保障與訓練資源拓展,並呼籲外界理性看待海員總工會所做努力。如需進一步瞭解詳情,歡迎各界與該會聯繫查證。
四、重申立場:不涉政治、不涉敏感議題:
海員總工會強調,此次交流活動及一切相關安排,皆聚焦於專業訓練與船員權益,未涉及任何政治性活動、敏感議題或其他非訓練性質的事項,呼籲外界勿加揣測。該會謹此澄清,並呼籲外界以事實為依據,避免誤導社會輿論。
中華海員總工會發布聲明如下:
一、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之交流為例行參觀活動:
中華海員總工會與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之往來,為疫情前即已存在之正常工會交流活動,主軸多聚焦於船員訓練制度與相關海事議題之經驗交流。因新冠疫情影響,雙方互訪活動曾一度暫停。近期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因疫情趨緩表達訪台意願,海員總工會考量兩岸目前之政治氛圍,已明確回覆此事須視政府態度再行規劃,並未進行任何實質安排。目前僅於二○二四年六月六日經海員總工會理事會同意後進行後續行政瞭解與申請作業,相關程序仍在依法進行中,對媒體所稱「私下安排接觸三大航商之說」,並非事實。
二、針對有關「協助台灣船員赴陸受訓取證」事宜:
因應全球航運產業正積極邁向新能源船舶發展,相關IGF Code(國際氣體燃料船舶安全規範)之訓練需求為業界共識。然在當時台灣尚無可辦理該訓練之機構情況下,海員總工會為維護會員就業權益,曾積極尋求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訓練機構之協助,惟因時間與費用等現實因素未能落實。
在確認中國泉州海洋學院及廈門集美大學具備合格訓練能量,並願意承認我國STCW證書後,由海員總工會協助牽線、最終由航商自主管理人員訓練安排事宜。而在政府航港局後續協調比利時訓練體系支援後,已順利逐步回歸在台灣本地訓練之安排。海員總工會在整體過程中,始終秉持保障會員職涯發展與訓練公平性之原則,絕無所謂「引導成為中國船員」之情事。
三、海員總工會一向秉持專業中立原則,所有對外合作或交流,皆依法行政、尊重政府政策。媒體所述內容多有誤解,甚至與事實不符,恐造成社會大眾及會員誤會,對海員總工會形象及會員權益均有所損害,特此鄭重澄清。
海員總工會將持續以穩健、透明方式推動船員權益保障與訓練資源拓展,並呼籲外界理性看待海員總工會所做努力。如需進一步瞭解詳情,歡迎各界與該會聯繫查證。
四、重申立場:不涉政治、不涉敏感議題:
海員總工會強調,此次交流活動及一切相關安排,皆聚焦於專業訓練與船員權益,未涉及任何政治性活動、敏感議題或其他非訓練性質的事項,呼籲外界勿加揣測。該會謹此澄清,並呼籲外界以事實為依據,避免誤導社會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