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升 醫憂急診又塞 陳時中:應能安然度過
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醫師工會憂年初急診壅塞重演。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天表示,待床人數以二千床為警戒值,目前約為一千六百床,尚有餘裕,應能安然度過此次疫情。
今年農曆過年後出現急診壅塞,如今COVID-19疫情升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估六月底、七月初的疫情高峰單週門急診就診人次上看廿萬,醫師工會日前表示,憂心急診壅塞重演。
陳時中今天出席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論壇並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大約二、三週前,行政院長卓榮泰就已開始關心疫情,並希望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醫院管理部門,都做好準備。
陳時中表示,國內各類防疫物資準備充足,在這波疫情裡唯一比較擔憂的是醫療量能。不過農曆年後就診高峰時,同時有腹瀉及流感疫情,二者綜合單週門急診就診人次約有四十八萬;以本次疫情預估情況來看,門診量能應足以因應。此外本次COVID-19疫情造成的重症人數也較先前流感低,因此在重症量能上也不至於那麼擔憂。
至於可能會有少數醫院急診患者過度集中狀況,陳時中指出,對此衛福部已經啟動各醫院院內分配計畫,並已通知各地方的衛生局,萬一有個別的醫院特別壅塞,應協助來轉診、適當分配。
陳時中分析,先前急診嚴重壅塞時,衛福部統計待床人數約二二○○到二四○○床,近日約維持在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床,所以「還有一些餘裕」。並將以二千床為警戒值,若有超過情況,就需要注意;不過衛福部現在都在積極處理,所以應該能安然度過。
各類防疫物資整備部分,陳時中指出,快篩的部分在前二週有一些吃緊的情況,上週則是總量不缺但分配不均,但是因衛福部反應快速,相信本週以後,應該是總量不缺、地區也不會缺了。
藥物與疫苗方面,疾管署上週統計,國內第一線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尚有四十五‧八萬人份,另有第二線藥物莫納皮拉韋近一萬人份、舒冠效(Xocova錠)五千人份。陳時中表示,國內目前疫苗、藥物整備量都是夠的。
今年農曆過年後出現急診壅塞,如今COVID-19疫情升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估六月底、七月初的疫情高峰單週門急診就診人次上看廿萬,醫師工會日前表示,憂心急診壅塞重演。
陳時中今天出席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論壇並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大約二、三週前,行政院長卓榮泰就已開始關心疫情,並希望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醫院管理部門,都做好準備。
陳時中表示,國內各類防疫物資準備充足,在這波疫情裡唯一比較擔憂的是醫療量能。不過農曆年後就診高峰時,同時有腹瀉及流感疫情,二者綜合單週門急診就診人次約有四十八萬;以本次疫情預估情況來看,門診量能應足以因應。此外本次COVID-19疫情造成的重症人數也較先前流感低,因此在重症量能上也不至於那麼擔憂。
至於可能會有少數醫院急診患者過度集中狀況,陳時中指出,對此衛福部已經啟動各醫院院內分配計畫,並已通知各地方的衛生局,萬一有個別的醫院特別壅塞,應協助來轉診、適當分配。
陳時中分析,先前急診嚴重壅塞時,衛福部統計待床人數約二二○○到二四○○床,近日約維持在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床,所以「還有一些餘裕」。並將以二千床為警戒值,若有超過情況,就需要注意;不過衛福部現在都在積極處理,所以應該能安然度過。
各類防疫物資整備部分,陳時中指出,快篩的部分在前二週有一些吃緊的情況,上週則是總量不缺但分配不均,但是因衛福部反應快速,相信本週以後,應該是總量不缺、地區也不會缺了。
藥物與疫苗方面,疾管署上週統計,國內第一線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尚有四十五‧八萬人份,另有第二線藥物莫納皮拉韋近一萬人份、舒冠效(Xocova錠)五千人份。陳時中表示,國內目前疫苗、藥物整備量都是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