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危机 多方协助度过情绪风暴
【记者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1/14

青少年阶段是复杂、敏感、矛盾和充满挑战的时期,同时也被称为「风暴期」,在这阶段,青少年将面临身体变化、身体形象、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主发展和自我认同等多重课题,并同时受贺尔蒙的变化和脑部发展影响,青少年出现情绪症状的比例并不低,根据儿福联盟二○二三年的调查,高中生严重忧郁症状的比例高达23%,但遇到心理困扰却不跟任何人谈的比例有17%,且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症状往往并不典型,相对困难被外人察觉;要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并协助他们走过情绪风暴期,是家长、学校与社会须共同努力的方向。

令人担心的是,统计资料指出,十至二十四岁年轻人罹患忧郁症比例在近十年迅速攀升,尤其是女性族群,而台湾吴其 医师研究亦呈现,十年来年轻族群忧郁症约增加20%;卫生福利部及全国自杀防治中心的资料中,亦发现逐年升高的自杀率,十五至二十四岁族群的每十万人自杀死亡率从二○一四年的五.一人,上升至二○二二年的十.七人。

高雄市立凯旋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施昱如医师说明,情绪障碍的成因复杂,自杀行为的预测也相当困难,然而可以观察到的是青少年面临的挑战比过去更加复杂,举凡网路成瘾及新兴媒体的压力、家庭功能改变、社会变迁,且相关辅导谘商资源虽有成长仍然不足、精神医疗可近性及利用率低等因素,都可能使得青少年有心理困扰时无法获得支持。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医疗、社福等跨专业、多方的协助,家人或家长平时应保持与孩子的开放沟通、相互理解,倾听他们的感受而非急於给予意见,家庭的协助对於青少年的帮助是很显著的;因应增加的学生辅导需求,学校的谘商辅导资源需调整和扩编,包括定期筛检、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早期发现、增加谘商可近性、风险评估、转介管道畅通等,然而增加的校园辅导管道仰赖政府投入更多辅导专业人力及资源。卫生福利部因应日益增加的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问题,有针对青少年的计画「严重情绪行为身心障碍者精神医疗就医障碍改善计画」及「十五至四十五岁青壮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上述两项服务该院皆有提供,欢迎有需求的青少年可至「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评估及谘询。

「严重情绪行为身心障碍者精神医疗就医障碍改善计画」为跨专业的个案管理模式及社区外展服务,加深医疗与教育、机构的主动连结合作,以增加复杂个案的处遇资源;「十五至四十五岁青壮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为提供一般民众或有心理治疗、谘商需求者,每人三次免费心理谘商,以增加心理资源可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