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患器捐遺愛 發揮生命最大值
【記者戴欣怡/新竹報導】 2025/06/19

「讓我的生命,在離開後還能有意義。」六十九歲的林先生罹癌後,選擇以無私大愛為生命寫下溫柔句點。在家人的見證與支持下,他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並在新竹臺大分院與臺大醫院團隊的協力下,順利完成眼角膜捐贈手術,他的善行讓生命終點成為他人重見光明的起點,在這片土地上種下希望與愛的種子。

為推廣器官捐贈觀念,新竹臺大分院自六月一日起,於新竹醫院、生醫竹北及竹東院區同步啟動「願滿,圓滿」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各院區門診大廳設置簽卡站,現場提供「器官捐贈」、「預立醫療決定」及「預立安寧緩和醫療」等意願註記與諮詢服務,讓器官捐贈不再只是理念,而成為民眾可以實踐的選擇。

副院長蔡孟昆十八日表示,器官捐贈不僅是醫療技術的展現,更是人性光輝的延續。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作為大新竹地區唯一同時具備腎臟與眼角膜移植資格的醫療機構,自一O九年起,已協助二十三位大愛捐贈者完成器官與組織捐贈任務,讓愛與希望在生命之後得以延伸。蔡孟昆副院長強調,醫療的價值不僅在於治癒疾病,更包含尊重個人意願與實踐生命尊嚴。多年來,每年協助超過五百人完成健保卡意願註記,亦多次獲得優秀器官勸募機構與人員獎項,展現教學醫院在健康人權與社會責任上的積極作為。

社工室主任林世媛指出,以往器官捐贈宣導多集中於院內與新竹火車站等人流熱區,今年首度拓展至大專院校的徵才博覽會,期盼將生命教育向下扎根,鼓勵年輕世代及早理解並思考器官捐贈的意義。林世媛表示,許多民眾其實支持器官捐贈,但缺乏表達意願的契機,導致錯失註記的可能。社工團隊也會持續扮演橋樑角色,協助民眾釐清疑問、完成註記,讓大愛得以真正落地實現。

新竹臺大分院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一同響應器官捐贈,用實際行動表達個人的意願,將無私的大愛化作善的循環,讓這份溫暖持續流動,讓生命發揮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