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推出28萬份千元客家幣 7/1起登記

▲客家幣7月1日正式啟動。
為鼓勵民眾走入客庄、開口講客,客家委員會特別與講客店家合作,建構客語使用環境,並首次與數位發展部及中央銀行共同合作,透過TWQR共通支付標準發放28萬份面額1,000元的數位客家幣。自今年7月1日9時起開始登記,使用期間114年8月1日起至115年6月30日止。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數位發展部、中央銀行、財金資訊、17家金融/電支機構,臺灣行動支付及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11個縣市政府等一同出席啟動儀式。
古秀妃表示,希望透過客家幣的發放,鼓勵民眾探索客庄、認識客家文化,並藉由使用數位支付與店家進行客語互動,將「講客」提升成為全民運動。而客家幣作為推動客語生活化的媒介,若以觀光局估算每人平均消費1,229元,且每位使用者攜伴一人來看,發放28萬份客家幣,預估可創造超過7億元產值,在文化推廣與產業經濟層面上,皆產生巨大效益。
客委會表示,凡獲表揚為客語家庭成員及114年通過客語認證者,無須登記,7月1日起會陸續收到客家幣QRCode;另18至49歲的民眾,自7月1日上午9點起至7月30日中午12點止,於17家合作金融/電支機構,包含台銀、土銀、合庫、第一、華南、彰銀、上海、兆豐、台企銀、農金資、中華郵政、元大、永豐、玉山、台新、中信、一卡通數位錢包登記,如登錄超過25萬份(發放數量),將以抽籤決定。
客委會指出,客家幣可於全國11個縣市、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客家幣合作店家消費,使用期間自114年8月1日起至115年6月30日。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數位發展部、中央銀行、財金資訊、17家金融/電支機構,臺灣行動支付及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11個縣市政府等一同出席啟動儀式。
古秀妃表示,希望透過客家幣的發放,鼓勵民眾探索客庄、認識客家文化,並藉由使用數位支付與店家進行客語互動,將「講客」提升成為全民運動。而客家幣作為推動客語生活化的媒介,若以觀光局估算每人平均消費1,229元,且每位使用者攜伴一人來看,發放28萬份客家幣,預估可創造超過7億元產值,在文化推廣與產業經濟層面上,皆產生巨大效益。
客委會表示,凡獲表揚為客語家庭成員及114年通過客語認證者,無須登記,7月1日起會陸續收到客家幣QRCode;另18至49歲的民眾,自7月1日上午9點起至7月30日中午12點止,於17家合作金融/電支機構,包含台銀、土銀、合庫、第一、華南、彰銀、上海、兆豐、台企銀、農金資、中華郵政、元大、永豐、玉山、台新、中信、一卡通數位錢包登記,如登錄超過25萬份(發放數量),將以抽籤決定。
客委會指出,客家幣可於全國11個縣市、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客家幣合作店家消費,使用期間自114年8月1日起至1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