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技職盃黑客松 表現亮眼
【記者王志誠、周貞伶/新北報導】 2025/06/22

▲臺科大全球發展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機械工程組二年級學生俞詠翔(中)、吳孟軒(右)、楊堇鉉(左)以作品「微型軌道檢測隨車模組」勇奪技職盃黑客松評審團大獎。(圖:臺科大提供)
在二○二五年技職盃黑客松競賽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表現亮眼,由全球發展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機械工程組二年級學生俞詠翔、吳孟軒、楊堇鉉以作品「減碳。檢探︱微型軌道檢測隨車模組」勇奪競賽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電機系三年級吳定栩與資工系姚睿銘、謝秉成共同開發的「城市智慧邊緣運算系統」,也獲得佳作肯定。

獲獎團隊研發的「微型軌道檢測隨車模組」可直接安裝於區間車車體下方,透過超音波感測軌距、加速度計偵測軌道的水平與高低起伏,並結合AI影像辨識技術偵測軌道裂縫與異常狀況,透過IoT平台就能即時回傳數值及GPS定位,提升軌道檢測頻率與維修效率。

隊長俞詠翔本身也是一位鐵道迷,他指出,傳統柴油檢測車全年需巡檢全台一千零六十五公里鐵路至少四次,其碳排放與空氣污染對環境的衝擊不可輕忽。若能將檢測模組和日常的載客列車結合,不僅可大幅減少檢測所需的碳排放,也能提高巡檢頻率,進而降低因鐵軌線路不良導致的列車耗能與安全風險。

另一組榮獲佳作的團隊則由電機系三年級吳定栩、資工系姚睿銘與謝秉成組成,吳定栩與姚睿銘已是連續三年都參賽的「黑客松老將」,此次與首次參賽的謝秉成攜手合作,在分區賽拿下第一名,全國賽則榮獲佳作。他們開發的「城市智慧邊緣運算系統」,整合監視器與AI影像辨識技術,能即時偵測車流並透過分析平台調整號誌秒數,有效疏導車流、減少怠速與碳排,實現智慧交通與環保永續並進的目標。

此外,團隊也提出「動態道路柵欄概念」,靈感來自歐洲的Barrier Transfer Machine技術。吳定栩舉例,像是春節前夕的南下車潮遠高於北上,若能臨時調整車道分配,將有助於紓解壅塞路段,提升尖峰時段的通行效率。

除了技術面的應用,他們也關注交通議題的人文面向,建置環保教育網站,透過知識問答與點數兌換機制,鼓勵民眾主動學習環境永續知識、培養低碳出行習慣,以「軟性分享」方式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從根源推廣永續行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