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府攜手國際扶輪推動扶輪之子認養計畫 公私協力照顧弱勢兒少
▲南市長黃偉哲、社會局長盧禹璁代表接受國際扶輪3470地區扶輪之子認養計畫款項,並回贈感謝狀給各扶輪社表彰其善心義舉。(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與國際扶輪3470地區合作推動「2024-25年扶輪之子認養計畫」,自112年起提供助學金予社會局、家扶中心、學校及弱勢家庭,113年度共協助473名學子;市長黃偉哲於捐贈儀式中致贈感謝狀給各扶輪社,表彰其善心義舉。
市長黃偉哲表示,照顧每位國民是政府的責任,尤其是守護青少年學子成長環境,市府媒合就學資源協助弱勢家庭學子,感謝3470地區扶輪社延續規劃,結合雲嘉南及澎湖等縣市高達78社推動「扶輪之子認養計畫」,增加資源投入,幫助更多學子就學,延續溫暖及教育希望不間斷,也呼應SDGs優質教育指標,市府也會全力配合,透過協助維持教育環境,讓弱勢的家長安心教育下一代,也讓孩子們安全成長茁壯,翻轉逆境人生,並期許未來有更多和民間合作的機會,共同推行臺南的社會福利。
國際扶輪3470地區主委彭韻錚說,已連續2年整合「扶輪之子認養計畫」,以每位12000元資助弱勢兒童學雜費及學用品補助,今年度臺南地區認養473名學子,共挹注567萬6000元,其中包含社會局193名計231萬6000元、家扶中心及學校等其他自行認養名單280名計336萬元;今年也有多個扶輪分社在各地區用心策畫專案型計畫,發展扶輪地區獎助金補助,擴大辦理服務造福學子,其中更有3個具年輕及抱負的扶輪青年社持續加入此社區服務,展現熱忱與溫暖,對社會做出最佳回饋。
社會局長盧禹璁指出,扶輪社會員在社會局社工人員陪同下訪視受資助學子,了解其家庭現況,除更能同理家長的辛勞,也肯定黃偉哲市長弱勢優先施政理念,今年扶輪社再增加扶助人數,希望給予家長更實質的鼓勵與支持。
盧禹璁局長強調,為實踐強化社會安全網,就近服務弱勢家庭,市府成立安平、安南、北門、玉井、善化、曾文、新豐、新營、永康、東區、南區、北區等12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若民眾在生活上如遭遇緊急變故,經濟生活陷入困難,皆可向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各處社褔中心尋求協助。
市長黃偉哲表示,照顧每位國民是政府的責任,尤其是守護青少年學子成長環境,市府媒合就學資源協助弱勢家庭學子,感謝3470地區扶輪社延續規劃,結合雲嘉南及澎湖等縣市高達78社推動「扶輪之子認養計畫」,增加資源投入,幫助更多學子就學,延續溫暖及教育希望不間斷,也呼應SDGs優質教育指標,市府也會全力配合,透過協助維持教育環境,讓弱勢的家長安心教育下一代,也讓孩子們安全成長茁壯,翻轉逆境人生,並期許未來有更多和民間合作的機會,共同推行臺南的社會福利。
國際扶輪3470地區主委彭韻錚說,已連續2年整合「扶輪之子認養計畫」,以每位12000元資助弱勢兒童學雜費及學用品補助,今年度臺南地區認養473名學子,共挹注567萬6000元,其中包含社會局193名計231萬6000元、家扶中心及學校等其他自行認養名單280名計336萬元;今年也有多個扶輪分社在各地區用心策畫專案型計畫,發展扶輪地區獎助金補助,擴大辦理服務造福學子,其中更有3個具年輕及抱負的扶輪青年社持續加入此社區服務,展現熱忱與溫暖,對社會做出最佳回饋。
社會局長盧禹璁指出,扶輪社會員在社會局社工人員陪同下訪視受資助學子,了解其家庭現況,除更能同理家長的辛勞,也肯定黃偉哲市長弱勢優先施政理念,今年扶輪社再增加扶助人數,希望給予家長更實質的鼓勵與支持。
盧禹璁局長強調,為實踐強化社會安全網,就近服務弱勢家庭,市府成立安平、安南、北門、玉井、善化、曾文、新豐、新營、永康、東區、南區、北區等12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若民眾在生活上如遭遇緊急變故,經濟生活陷入困難,皆可向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各處社褔中心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