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港區影像智慧監測技術升級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5/06/12

▲岸邊設施損壞(碰墊、車擋及繫船柱)辨識成果。(圖:運研所提供)
為協助港區巡查人員進行港灣構造物維護管理,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下稱運研所)與國立臺灣大學(下稱臺大)合作,應用無人機研發港區影像智慧監測技術,俾快速、高效率針對人員不易巡查之區域詳實記錄影像,結合適當機器學習,以自動化辨識設施類型損壞及異常情形,提供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港務公司)未來之應用。

無人機在近年快速發展,具有高度機動性與遠距遙控功能,運研所自一一○年起與臺大合作研發港區無人機影像智慧監測技術,完成港區高精度三維數值地形模型建構技術,分析各種無人飛行載具,並評估其飛行能力與可應用範圍,且開發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技術,針對重要設施,如岸邊設施、港區道路設施與港區變電箱等設施,啟動自動化巡查與管理,並建置空間資訊整合分析平台,提升港區管理效能。

運研所每年舉辦研究成果推廣,邀請相關單位參與,透過交流分享適用港區之無人機與操控邏輯技術、影像自動化偵測技術,拓展潛在應用領域,加速我國港埠智慧化發展,並協助港務公司以自動化方式快速掌握港區使用狀況,針對港埠重要設施進行巡查,及早獲知港區各項設施可能的變動或損壞狀況儘早進行養護與維修等作業,增進港區營運安全。該技術獲得一一二年財團法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二○二三年工程數位創新應用獎」及一一三年中華空間資訊學會第一屆「空間資訊永續應用獎-特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