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訓公司與南韓產官學界簽MOU打造離岸風電人才基地

▲全羅南道知事金瑛錄(左)與臺灣風訓公司董事長盧展猷(右)握手言歡。(圖:臺灣港務公司提供)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港務公司)轉投資事業―臺灣風能訓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灣風訓公司)布局南韓市場數年,本(六)月十八日臺灣風訓公司於南韓麗水Expo全羅南道離岸風電產業博覽會簽署多方合作備忘錄(MOU),為此次活動唯一受邀國外機構,合作對象包含南韓地方政府-全羅南道政府、新安郡政府;法人研究機構-綠能研究院(Green Energy Institute)、國立木浦大學(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國際第三方認證單位-TUVSUD Korea;當地風電運維與工作船業者-Heung Hae、SERFAC,橫跨南韓產官學界,展現在南韓最大離岸風場-全羅南道新安郡與當地企業共同經營訓練中心之企圖心。
臺灣風訓公司引進國際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GWO)訓練模組,並獲二○二四年GWO「亞太地區年度最佳團隊」殊榮,憑藉深耕臺灣離岸風電市場豐富營運經驗,已於二○二四年設立日本子公司,此次更獲南韓產官學界青睞,於今年六月十八日南韓麗水Expo全羅南道離岸風電產業博覽會以簽署多方MOU方式,共同宣誓推動南韓離岸風電人才培育之企圖心,簽署單位橫跨南韓地方政府、法人研究機構、教育單位、國際第三方認證單位、風電運維與工作船業者,規劃提供多項GWO認證的國際標準化培訓,支援在地與國際風電建設需求。
臺灣風訓公司簽約代表人董事長盧展猷表示,臺灣風訓公司不僅是為了臺灣國內風電需求成立,對跨國合作秉持開放合作態度,積極拓展合作機會布局國際,自成立至今已與多個國家合作,包含日本、越南、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自去年度起與南韓密切合作,未來將持續擴展臺灣風訓公司版圖,成為亞太區風電人才訓練的技術輸出。根據GWO於二○二四年發布的全球風電勞動力需求報告指出,在二○二八年全球預估需要逾五十萬名風電技師,而目前全球活躍技師人數僅約逾二十萬人,因此風電產業人才訓練是必要的,臺灣風訓公司期待與南韓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國際級的訓練中心,培育當地專業人才,實現互利共贏。
南韓為亞洲積極推動離岸風電開發國家,目標在二○三○年達到十四點三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其中全羅南道新安郡將會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離岸風場之一,目標容量高達八點二GW,吸引國內外開發商與供應鏈高度關注。今年五月南韓首座民營開發的離岸風場-全羅南道1號風場(Joennam1)正式商轉,裝置容量達九十六MW,年供電量可達九萬戶,展現南韓離岸風電市場龐大潛力。
臺灣風訓公司引進國際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GWO)訓練模組,並獲二○二四年GWO「亞太地區年度最佳團隊」殊榮,憑藉深耕臺灣離岸風電市場豐富營運經驗,已於二○二四年設立日本子公司,此次更獲南韓產官學界青睞,於今年六月十八日南韓麗水Expo全羅南道離岸風電產業博覽會以簽署多方MOU方式,共同宣誓推動南韓離岸風電人才培育之企圖心,簽署單位橫跨南韓地方政府、法人研究機構、教育單位、國際第三方認證單位、風電運維與工作船業者,規劃提供多項GWO認證的國際標準化培訓,支援在地與國際風電建設需求。
臺灣風訓公司簽約代表人董事長盧展猷表示,臺灣風訓公司不僅是為了臺灣國內風電需求成立,對跨國合作秉持開放合作態度,積極拓展合作機會布局國際,自成立至今已與多個國家合作,包含日本、越南、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自去年度起與南韓密切合作,未來將持續擴展臺灣風訓公司版圖,成為亞太區風電人才訓練的技術輸出。根據GWO於二○二四年發布的全球風電勞動力需求報告指出,在二○二八年全球預估需要逾五十萬名風電技師,而目前全球活躍技師人數僅約逾二十萬人,因此風電產業人才訓練是必要的,臺灣風訓公司期待與南韓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國際級的訓練中心,培育當地專業人才,實現互利共贏。
南韓為亞洲積極推動離岸風電開發國家,目標在二○三○年達到十四點三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其中全羅南道新安郡將會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離岸風場之一,目標容量高達八點二GW,吸引國內外開發商與供應鏈高度關注。今年五月南韓首座民營開發的離岸風場-全羅南道1號風場(Joennam1)正式商轉,裝置容量達九十六MW,年供電量可達九萬戶,展現南韓離岸風電市場龐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