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重要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新增陈 朱

文化部昨(廿八)日办理「一一三年重要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授证典礼,文化部长李远亲颁授认定证书予南管音乐保存者陈 朱艺师,表彰其於南管音乐领域成就;授证典礼开场由「南声社」带来《听见机房》演出,揭开序幕,立委林岱桦、台南市副市长叶泽山、重要传统表演艺术「恒春民谣」保存者陈英、重要传统工艺「排湾族tjemenun传统织布」保存者许春美、「传统木雕」保存者陈启村、「玉雕」保存者黄福寿、「宜兰本地歌仔」保存团体壮三新凉乐团团长陈汉文、「阿美族马兰Macacadaay」保存团体杵音文化艺术团团长高淑娟及陈 朱的亲友、学生出席。
陈 朱擅曲唱,亦可职司琵琶、二弦及三弦,长年於台南南声社及高雄地区教授南管音乐,对於南管音乐的实践及知识具有高度掌握,在南管演唱方式与乐器弹奏皆具艺术性,且保有台湾南管传统韵味的古朴性,为南管界代表性人物。
李远表示,陈 朱十岁左右从台语片中听到南管音乐就被优美的旋律深深吸引,从此爱上南管音乐;传统文化、艺术随著时代变迁,经常面临失传危机,尤其无形文化资产,只能靠代代相传,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更容易逐渐消失。文化部自二○○九年起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登录重要传统表演艺术,并认定保存者(俗称人间国宝),「南管音乐」於二○一○年公告登录,张鸿明为首位保存者,陈 朱则是继张鸿明後第二人获得此殊荣,十四年期间仅有二人获得,也显示南管音乐的难度。李远感谢所有用心保存传统文化的人,作为文化部的一份子,未来将更努力推广传统文化,除了透过师徒制传习计画,也会与教育部等合作,期盼让文化进入校园,让传统文化永续传承。
陈 朱感性地说,当证书交到我手上时,感受到身上挑起了一个非常重的重担,日後我要对这个国家负责,将千年的南管音乐生生不息地传唱下去;南管音乐正面临断层危机,成为保存者後,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我们必须要有接班人来接班,这就是我的责任,她一定会给自己加油,给国家一个生生不息、永续传承,让南管音乐一代接一代。
陈 朱擅曲唱,亦可职司琵琶、二弦及三弦,长年於台南南声社及高雄地区教授南管音乐,对於南管音乐的实践及知识具有高度掌握,在南管演唱方式与乐器弹奏皆具艺术性,且保有台湾南管传统韵味的古朴性,为南管界代表性人物。
李远表示,陈 朱十岁左右从台语片中听到南管音乐就被优美的旋律深深吸引,从此爱上南管音乐;传统文化、艺术随著时代变迁,经常面临失传危机,尤其无形文化资产,只能靠代代相传,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更容易逐渐消失。文化部自二○○九年起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登录重要传统表演艺术,并认定保存者(俗称人间国宝),「南管音乐」於二○一○年公告登录,张鸿明为首位保存者,陈 朱则是继张鸿明後第二人获得此殊荣,十四年期间仅有二人获得,也显示南管音乐的难度。李远感谢所有用心保存传统文化的人,作为文化部的一份子,未来将更努力推广传统文化,除了透过师徒制传习计画,也会与教育部等合作,期盼让文化进入校园,让传统文化永续传承。
陈 朱感性地说,当证书交到我手上时,感受到身上挑起了一个非常重的重担,日後我要对这个国家负责,将千年的南管音乐生生不息地传唱下去;南管音乐正面临断层危机,成为保存者後,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我们必须要有接班人来接班,这就是我的责任,她一定会给自己加油,给国家一个生生不息、永续传承,让南管音乐一代接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