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太平岛成海龟宝宝出生热点 绿 龟卵窝数创新纪录
【记者陈秋香、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2/17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公布最新调查成果,发现南沙太平岛的绿 龟产卵数量惊人,短短四个月内,共记录到一百四十一苹母龟上岸产卵,累计二百二十一个卵窝,远高於台湾其他产卵地的纪录,这项发现不仅突显了南沙太平岛作为海龟重要繁殖场域的价值,也再度唤起对栖地保育的关注。(见图)

海保署今(十七)日说明,南沙太平岛位於高市府管辖范围,距台湾本岛约一千六百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根据调查结果,太平岛的绿 龟产卵数量为全国之冠,相比之下,台湾其他重要产卵地,如小琉球和望安,每年仅记录到不到十苹产卵母龟,兰屿则约为十至二十苹,总卵窝数更不到四十窝。

海保署表示,这次调查由海保署委托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结合海保署的海洋保育巡查员经培训後共同进行监测,为台湾首次系统性研究太平岛海龟生态;研究团队发现,产卵母龟皆为绿 龟,并记录到台湾过去未见的最小体型产卵个体,背甲曲线长度仅八十四公分,显示该区可能有大量年轻母龟首次加入产卵行列。此外,研究人员也观察到多次近岸交配行为,进一步证实太平岛不只是产卵地,更是海龟完整繁殖周期的重要场域。

根据海保署统计,二○二四年在太平岛四个月共记录到二百二十一窝海龟卵,以每窝平均七十颗计算,估计全年十二个月产卵量达五万颗。依照目前的孵化率(约70%),预计每年可孵出三万五千苹幼龟,然而,海龟族群存活率极低,平均每一千苹幼龟中仅约一至二苹能存活至成年。由於成年母龟会回到自己出生的海滩产卵,研究人员推估,约二十年後,太平岛将迎来三十六苹成年母龟返回产卵,显示栖地保护对海龟族群延续的重要性。

海保署陆晓筠署长提到,这次短期调查发现,太平岛的海龟产卵数量远高於台湾其他地区,突显该地对绿 龟族群的重要性;海龟会返回出生地产卵,栖地的稳定性对其繁殖至关重要,一旦环境遭破坏,可能对整个族群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海保署强调,未来调查数据将纳入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海龟专家小组年度区域报告,以提升台湾在国际保育领域的能见度,彰显南沙太平岛不仅是台湾海洋生态保育的重要据点,更是全球关注的海洋生态永续象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