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音馆启动「偏乡学校巡演推广计画」 5月起走访28校
【记者王先国/综合报导】 2025/05/04

为将台湾音乐的美与根延伸至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偏乡角落,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台湾音乐馆自一一○年起推动「偏乡学校巡演推广计画」,以台湾作曲家改编的传统民谣与原创作品为核心,走入校园、走近孩子,透过音乐灌溉文化的土壤,让艺术教育从小萌芽、深深扎根。

一一四年度巡演自五月起展开,预计走访全台廿八所学校,其中逾八成位於特偏或极偏远地区,将深入山区、离岛与沿海等学校,透过专业室内乐演奏团队精致演出及导聆解说,为学童打造一场场有感、可亲且充满启发的音乐体验。

本次巡演曲目多出自台湾音乐馆典藏的台湾作曲家之手,作品多为改编自传统民谣与族群音乐素材,涵盖《天黑黑》、《望春风》、客家小调、南排湾古调等耳熟能详的旋律,并经由郭芝苑、彭靖、徐松荣、林道生、沈锦堂等作曲家的巧思重新诠释,不仅唤起听众对传统旋律的记忆与情感,也展现台湾音乐在创新与传承间的动人张力。这些改编作品,兼具民谣的亲切感与土地的语言,同时融入作曲家的个人风格与现代语汇,让音乐从经典中再生,成为文化资产活化与再利用的最佳实践。

台湾音乐馆日昨完成台东县东河乡北源国小及台南市东山区青山国小等两所学校的巡演,活动现场反应热烈,孩子们全神贯注聆赏、积极互动,不少师长更表示,这样的巡演带来的不仅是音乐体验,更是一堂堂生动的音乐课,让孩子们从聆听中认识台湾音乐家并学习欣赏。

台音馆赖世哲馆主任表示,台音馆历年来典藏许多台湾原生的音乐文化内容,此计画希望让台湾各地的孩子,无论身在城市或偏乡,都有机会接触、听见属於自己文化的声音。这些台湾本土音乐家的作品能透过一场场的演绎,成为孩子心中一颗颗艺术的种子,更希冀培养学童对於音乐的兴趣与敏锐度,成为未来艺文欣赏的种子族群。让艺术教育不再局限於城市资源,让台湾音乐在山海之间自在流转,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