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大多非免疫力低下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5/05

在門診中,醫師經常聽到患者問:「我的皮膚問題是免疫力太弱還是太強?要吃保健品補充嗎?」許多人對「免疫力」的理解還停留在「免疫越強越好」的錯誤觀念中。事實上,皮膚免疫疾病大多不是因為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錯誤攻擊自身細胞所導致。

診間常有患者說:「最近有人介紹我吃健康食品,我現在皮膚狀況嚴重很多,但他們說這樣沒關係,只要『排毒』結束,我的皮膚病就好的!」醫師表示,在台灣,常有宣稱可以調節或加強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或藥品在市面上販售。有些患者在服用後,原本的皮膚症狀更加嚴重。坊間會用一個說法:「排毒」來解釋這樣的現象。殊不知這其實是原本的皮膚疾病病情加重,而不是民眾所想像的,把體內的「毒」排出,皮膚病就會痊癒。提醒民眾,當服用某些產品後,皮膚症狀開始加重,就表示這樣的產品不適合服用,並非排毒後,皮膚免疫疾病就不藥而癒,小心對病情沒幫助反而傷身。

皮膚的免疫疾病通常源於內在基因的免疫失調,並可能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誘發。皮膚免疫功能失調不等於免疫功能低下,反而是往過度反應進行,造成各式不同的皮膚疾病。

長庚醫院皮膚專科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的患者,免疫系統會讓皮膚細胞過度增生,導致角質層不斷脫落;異位性皮膚炎則是因為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過度敏感,導致慢性發炎與劇烈搔癢,所以正確觀念應是讓自己的皮膚免疫功能正常,不會產生發炎反應才對。

臨床上最常見的十種皮膚免疫疾病,包括:乾癬(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過敏型接觸性皮膚炎、圓禿(鬼剃頭)、白斑、紅斑性狼瘡、皮肌炎以及嚴重型皮膚藥物不良反應。

乾癬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機制雖然不同,但兩者皆與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有關,因此治療不僅需要針對皮膚症狀,也須調控免疫功能。

現代人所面對的環境或者是壓力,都是造成身體免疫功能異常或是發炎反應的來源。建議,要有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維持生活作息、減少壓力、定時定量的運動、不要抽菸、不要過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