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农业局部署6900个诱杀器备战「东方果实蝇」
【记者陈秋香、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5/07

为防范东方果实蝇危害,影响水果产量,高市府农业局辅导大树、燕巢、大社及六龟等产区农会於四月下旬起针对产业道路旁的公共区域实施防治工作,悬挂六千九百个鲜黄色的果实蝇诱杀器,以期降低果实蝇数量及化学农药使用量,并补助农民自行采购黏板、黏胶或食物诱饵等非化学防治资材,携手农会保障农民收益并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见图)

农业局今(六)日说明,根据历年监测数据发现,东方果实蝇(简称果实蝇)族群密度高峰期通常出现於五至七月间,与水果盛产期息息相关,常见寄主果树包括芒果、番石榴、莲雾、荔枝及龙眼等,果实蝇迁飞能力强且繁殖迅速,雌虫会将卵产在果实的内部,幼虫孵化後会钻食果肉,造成果实腐烂甚至落果,让农民十分头痛。五月起是高雄重要的水果产季,离采收期越近果香越是浓烈,越是让果实蝇「垂涎」,如果没有好好的防范,可能造成产量减少或是影响果品的卖相。

农业局今年特别投入超过二百万经费,与农业部动植物防疫检疫署、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合作,补助大树、燕巢、大社以及六龟区等产区农会,於四月下旬果树开花结果初期,陆续雇工将六千九百个果实蝇诱杀器悬挂在产业道路两旁的公共区域上,藉以达到扑杀成虫产下虫卵的效果;此外,农业局也补助农民采购金额的三分之一、果树每公顷最高三千元的非化学防治资材(酵母锭、黏虫纸、黏胶等),农民如再搭配果品套袋、清除落果等自主管理,藉由综合防治措施将可提升防治成效,农友可向当地农会洽询补助资讯。

农业局姚志旺局长表示,果实蝇可说是台湾果树栽培上的最大害虫,不但会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且为鲜果外销的一大障碍,农业局将持续执行重要作物疫病虫害监测,规划区域防治并与产区农会、农友合作,采取多管齐下方式提升高雄的农业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