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污水工程開口契約標案竣工 大幅提升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

▲南市水利於以開口契約方式辦理北區、南區、中西區、安平區用戶接管後續工程,提升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圖為北區後巷用戶接管施工。(記者李嘉祥攝)
污水下水道建設是現代化都市重要指標之一,雖然看不到,但卻是重要基礎建設,臺南市政府水利局積極推動安平、虎尾寮、仁德、安南區BOT、永康、官田含六甲、柳營含新營及鹽水,以及新市等8處污水下水道系統;自111年1月起執行的「北區、南區、中西區、安平區用戶接管後續工程」標案已於今年初竣工,除加速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亦有助於提升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
黃偉哲市長表示,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雖是項持續且不易彰顯的市政工作,若建設完善,不僅能改善居住環境衛生與生活品質,還可減少臭味以及蚊蟲孳生等問題,且經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後的放流水再排入河川,還能有效降低環境污染,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水利局長邱忠川說,市長黃偉哲相當重視這項看不到的地下建設,為持續改善環境品質,水利局針對前期未施作用戶接管且符合可納管區域,向中央取得補助經費,以開口契約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工作,提升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
水利局說明,「臺南市北區、南區、中西區、安平區用戶接管後續工程」污水開口契約標案總工程經費2億元,接管範圍除南市東、南、中西、北及安平區外,還有曾文溪以南的永康及溪北的新營、柳營等地區,在經費及人力有限情況下,不僅完成原訂3000戶用戶接管目標,更多增加接管2790戶,總計完成接管戶數5790戶,效益高達193%,提升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0.76%。
邱忠川局長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約29%,上述該工程不僅大幅提升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也因工程召開各項管線溝通協調會勘,克服民生管線障礙、後巷施作空間不足或私有地等問題,提高民眾配合接管意願,接管戶數效益提升,也改善民眾住家環境,提升居住品質,只是施工期間難免造成用路人不便及周邊住戶困擾,還請民眾多加配合市府推動,以提升地區環境品質及讓大臺南向永續城市邁進。
黃偉哲市長表示,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雖是項持續且不易彰顯的市政工作,若建設完善,不僅能改善居住環境衛生與生活品質,還可減少臭味以及蚊蟲孳生等問題,且經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後的放流水再排入河川,還能有效降低環境污染,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水利局長邱忠川說,市長黃偉哲相當重視這項看不到的地下建設,為持續改善環境品質,水利局針對前期未施作用戶接管且符合可納管區域,向中央取得補助經費,以開口契約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工作,提升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
水利局說明,「臺南市北區、南區、中西區、安平區用戶接管後續工程」污水開口契約標案總工程經費2億元,接管範圍除南市東、南、中西、北及安平區外,還有曾文溪以南的永康及溪北的新營、柳營等地區,在經費及人力有限情況下,不僅完成原訂3000戶用戶接管目標,更多增加接管2790戶,總計完成接管戶數5790戶,效益高達193%,提升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0.76%。
邱忠川局長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約29%,上述該工程不僅大幅提升南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也因工程召開各項管線溝通協調會勘,克服民生管線障礙、後巷施作空間不足或私有地等問題,提高民眾配合接管意願,接管戶數效益提升,也改善民眾住家環境,提升居住品質,只是施工期間難免造成用路人不便及周邊住戶困擾,還請民眾多加配合市府推動,以提升地區環境品質及讓大臺南向永續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