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宫庙博物馆认证徵件开跑 力邀台南庙宇踊跃申请 携手守护传统工艺

▲副市长叶泽山、文化局长黄雅玲均出席庙博物馆徵件启动记者会,鼓励台南庙宇踊跃申请,携手守护传统工艺。(记者李嘉祥摄)
台南庙宇有多样丰富传统工艺,为保存珍贵文化资产,台南市自2022年起率先推动「宫庙博物馆计画」,制订宫庙博物馆认证制度,去年并首次开放庙宇申请,文化局10日於首座获颁认证的宫庙「台湾首庙天坛」举办成果会,副市长叶泽山、文化局长黄雅玲均出席,现场除展示计画推动成果,为协助各庙宇能掌握申请程序,也规划徵件说明会及发布懒人包,明确指引申请流程、所需文件清单及相关注意事项,鼓励辖内宫庙踊跃响应。
叶泽山副市长表示,「宫庙博物馆计画」除透过盘点宫庙内的工艺资源,发掘精致且极具在地性的工艺作品,亦透过辅导培力,协助参与宫庙保存、维护、活用及推广这些重要资产,目前已有7间庙宇获颁「宫庙博物馆」认证。
叶泽山副市长说,每一次表扬都见证宫庙努力推广与保存自身工艺的成果,像是天坛灯光的营造、府城隍庙的语音导览、三寮湾东隆宫的文物展示等等,皆在宫庙间起了示范性作用;去年庙宇申请认证开放後,有13间宫庙通过初审,并参与第一阶段辅导培力工作坊,更加认识自身宫庙工艺,如柳营代天院有人间国宝王保原少见的大型泥塑作品、开基灵__宫在讲师引导下,将导览串联至工艺题材中,期待未来有更多庙宇投入这项计画,让民众在进入庙宇神圣空间的当下,同时品味宗教工艺文化。
黄雅玲局长指出,「宫庙博物馆认证」不仅是深化庙宇工艺保存与推广的长期认证计画,更是文化交流平台,期望能透过此计画让更多庙宇认识自身工艺作品的重要性,并增进庙宇文物保存与管理能力,加深庙宇及市民对在地传统工艺的认同,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得以展现光彩;未来也将规划将庙宇神兽导入IP形象与数位应用,让传统工艺转化为可亲近、可识别、可永续的文化品牌,吸引年轻世代参与,开启文化创新的新篇章。
文化局也说明,自即日起至6月2日止,只要是台南市登记立案的寺庙、宗教财团法人或宗教社会团体,皆可填具表格提出申请;更多活动详情及认证申请简章可上网搜寻「宫庙博物馆官方网站」档案下载。
叶泽山副市长表示,「宫庙博物馆计画」除透过盘点宫庙内的工艺资源,发掘精致且极具在地性的工艺作品,亦透过辅导培力,协助参与宫庙保存、维护、活用及推广这些重要资产,目前已有7间庙宇获颁「宫庙博物馆」认证。
叶泽山副市长说,每一次表扬都见证宫庙努力推广与保存自身工艺的成果,像是天坛灯光的营造、府城隍庙的语音导览、三寮湾东隆宫的文物展示等等,皆在宫庙间起了示范性作用;去年庙宇申请认证开放後,有13间宫庙通过初审,并参与第一阶段辅导培力工作坊,更加认识自身宫庙工艺,如柳营代天院有人间国宝王保原少见的大型泥塑作品、开基灵__宫在讲师引导下,将导览串联至工艺题材中,期待未来有更多庙宇投入这项计画,让民众在进入庙宇神圣空间的当下,同时品味宗教工艺文化。
黄雅玲局长指出,「宫庙博物馆认证」不仅是深化庙宇工艺保存与推广的长期认证计画,更是文化交流平台,期望能透过此计画让更多庙宇认识自身工艺作品的重要性,并增进庙宇文物保存与管理能力,加深庙宇及市民对在地传统工艺的认同,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得以展现光彩;未来也将规划将庙宇神兽导入IP形象与数位应用,让传统工艺转化为可亲近、可识别、可永续的文化品牌,吸引年轻世代参与,开启文化创新的新篇章。
文化局也说明,自即日起至6月2日止,只要是台南市登记立案的寺庙、宗教财团法人或宗教社会团体,皆可填具表格提出申请;更多活动详情及认证申请简章可上网搜寻「宫庙博物馆官方网站」档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