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合5/27掛牌 今起競拍

▲(左起)發言人張秀如、執行長楊三連、董事長楊連傳、總經理楊川賢合影。
由台新證券輔導、國內益生菌原料供應指標企業─生合(1295),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2,122張,競拍底價46.31元,最高投標張數268張,暫定承銷價56.5元。競拍時間為今(12)日至14日,5月16日開標;5月15日至19日辦理公開申購,5月21日抽籤,暫定5月27日掛牌。
生合透過自主菌株資料庫、SYNTEK乳酸菌優化製造系統,以及SYNPACK菌數保證包裝技術,成功建立出技術門檻極高的研發平台,不僅躋身全球前20大乳酸菌菌粉生產廠之列,提供客戶乳酸菌專業研發、製造與銷售的一條龍服務也使其營運表現持續攀升。
該公司營收從2022年的新台幣7.39億持續成長至2024年的9.89億,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48.87%提升至2024年的54.66%,反映產品高附加價值與市場競爭力增強;EPS更是從3.02元成長至5.43元,表現相當優異。
國際市場方面,生合已成功布局台灣、中國、東南亞、美國及歐洲等地。去年台灣市場營收占比達46.32%,中國市場為29.83%。公司也積極深化東南亞市場,順應全球供應鏈轉移趨勢,並與韓國COSMAX合作,將代謝症候群臨床試驗產品推進韓國市場,進一步擴大全球業務版圖。
楊連傳表示,益生菌除了具備功能性的驗證之外,其效果發揮的關鍵通常是益生菌在保存期限內的有效活菌劑量是否足夠,在一般的環境下,益生菌很容易失去活性和死亡,導致產品劑量不足而使得效果不符合預期。生合具備SYNTEKR乳酸菌優化製造系統與SYNPACK菌數保證包裝技術兩大核心優勢,搭配自行建立,超過2,000株自主篩選的菌株資料庫,透過系統性的特性確認與功能性平台分析,可迅速開發具特殊功能的益生菌產品;更透過特殊製程提升菌株的存活率與穩定性,確保菌株能有效抵達腸道,實現產品功效。
楊連傳表示,正在興建中的高雄新廠落成後年發酵量可達12,000噸,同時公司積極布局中國揚州工廠,改善供應鏈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產品毛利率與全球市場競爭力。
生合透過自主菌株資料庫、SYNTEK乳酸菌優化製造系統,以及SYNPACK菌數保證包裝技術,成功建立出技術門檻極高的研發平台,不僅躋身全球前20大乳酸菌菌粉生產廠之列,提供客戶乳酸菌專業研發、製造與銷售的一條龍服務也使其營運表現持續攀升。
該公司營收從2022年的新台幣7.39億持續成長至2024年的9.89億,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48.87%提升至2024年的54.66%,反映產品高附加價值與市場競爭力增強;EPS更是從3.02元成長至5.43元,表現相當優異。
國際市場方面,生合已成功布局台灣、中國、東南亞、美國及歐洲等地。去年台灣市場營收占比達46.32%,中國市場為29.83%。公司也積極深化東南亞市場,順應全球供應鏈轉移趨勢,並與韓國COSMAX合作,將代謝症候群臨床試驗產品推進韓國市場,進一步擴大全球業務版圖。
楊連傳表示,益生菌除了具備功能性的驗證之外,其效果發揮的關鍵通常是益生菌在保存期限內的有效活菌劑量是否足夠,在一般的環境下,益生菌很容易失去活性和死亡,導致產品劑量不足而使得效果不符合預期。生合具備SYNTEKR乳酸菌優化製造系統與SYNPACK菌數保證包裝技術兩大核心優勢,搭配自行建立,超過2,000株自主篩選的菌株資料庫,透過系統性的特性確認與功能性平台分析,可迅速開發具特殊功能的益生菌產品;更透過特殊製程提升菌株的存活率與穩定性,確保菌株能有效抵達腸道,實現產品功效。
楊連傳表示,正在興建中的高雄新廠落成後年發酵量可達12,000噸,同時公司積極布局中國揚州工廠,改善供應鏈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產品毛利率與全球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