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府攜手高雄農改場 培訓食農教育特攻隊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 2025/05/17

高市府農業局攜手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培訓對象為高市府相關局處食農教育業務承辦人員及型農、休閒農業區、農漁民團體及社區發展協會等食農教育從業者,深化對食農教育推動方向及多元的食農教育議題的瞭解,有效打造專屬高雄來自各式領域專業的食農教育特攻隊。(見圖)

農業局今(十七)日說明,這次培訓工作坊報名十分踴躍,五十餘位參加學員大多已有在自有場域推廣食農教育的經驗,藉由培訓課程的學習,除能擴展視野、優化執行中的食農教育方案與活動的操作方式外,更希望透過這次培訓完成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認可的五小時實體課程時數,輔以三小時的政策及食農教育人員認可申請流程的線上課程,加上累積推動的經驗實績,期能順利取得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資格。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張芯瑜助理研究員介紹《食農教育法》立法及推廣的目的,在於帶動全民食農教育,加強飲食與農業的連結,讓民眾有充分的知識與資訊,進而做出較好的選擇;她舉例說明芭樂為國內大宗生產水果之一,維生素C高、具有地產地消及食物里程低的優勢,但許多人卻有奇異果的維生素C較高的迷思。不同的食物選擇連動影響的是農民的生計、農業與農村的發展。

高雄農改場農業推廣科林勇信科長以生產篇、團體篇、校園篇等不同場域及推動主體的食農教育案例,帶領學員透過影片觀看,解析各個案例中融入的食農教育內涵,可以借鏡的亮點及可強化之處,透過案例開展學員的實踐作法。

農業局表示,自二○一八年開始推動食農教育深化校園,鼓勵學校與培訓出的農民種子老師協同教學,深化校園食農教育內涵與正確性,亦同步製作「高雄市食農教育推廣平台」(https://agri.kcg.gov.tw/fae/),累積豐富的食農教育資源與教案。藉由這次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培訓工作坊的辦理,農業局除希望協助食農教育推廣人員取得申請專業人員認可的資格,亦強調高市府將依循「高雄市政府食農教育推動計畫(112-116)」的主軸目標及行動策略,深化食農教育的推動,打造永續的農業發展與飲食環境,也打造出專屬高雄食農教育推動最全面的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