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里的家》新书发表 海洋委员会携手蚵寮国小挖掘水下的故乡
【记者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5/17

海洋委员会补助高雄市梓官区蚵寮国小出版的《大海里的家》十六日举办中、英文版新书发表会,这是由即将毕业的学长姐画给在校学弟妹,一本关於故乡海岸的情书;该绘本凝聚在地居民对海岸的深厚情感,经由孩子的手,找回赤 村记忆的港湾。(见图)

海委会今(十七)日说明,为让国人从内心重返海洋的怀抱,创新从人文视角,推动「复振航海文化力」计画,号召公私各界一起透过海洋知识的建构与出版、造舟及航海技艺的传承与交流、海洋艺文的创新与扎根,领航国人找回出航的港湾,发现走向世界的航道。

蚵寮国小呼应「复振航海文化力」的号召,展开一段跨世代的海岸线寻迹之旅,师生携手,串联蚵仔寮文化协会、赤 社区发展协会与赤西社区发展协会,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出发,穿越岁月的尘封与潮汐的遮掩,走进港湾水面下那片早已沉睡的故乡海岸;而以《大海里的家》为文本,让孩子用自己的「画」说自己的故事,更能够让孩子将创作时所累积的知识与情意,转化为语言,娓娓道来台湾与海千丝万缕的交会,不只是回望记忆,更是走向永续未来的约定。

为了创作《大海里的家》,蚵寮国小由陈丽钧校长带著十三名学生走进社区,访问在地的耆老,孩子们经由共编脚本、接力写作,再依照故事的氛围与主题选择不同的媒材,一起描绘那些刻划在社区集体记忆中的篇章;画里有赤西里 咕石的斑驳建筑、有沉入水下的海岸碉堡遗迹、有静默守护港口百年的老榕树、有在地历史最悠久的「锦益丰商号」的陈旧招牌,也有追逐沙马仔(角眼沙蟹)的欢笑。学生初步完成的画稿与文字,交由教育工作者童琳茜女士润饰编排後成书。後续更串联文藻外语学院,将学生们的创作翻译成英文版《Home in the Big Blu》,让在地国际化,开展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契机。

海委会表示,「曾经桑田今为沧海」出版计画,带著孩子用一支笔、一张地图,经由绘画与文字的转译与创作,唤醒社区对海岸的记忆;藉著导览训练,让孩子学习为大海说故事,培养爱乡爱海的精神。而结合文藻外语学院翻译的英文版,则为蚵仔寮与海共生的记忆与故事,打开与世界对话、交流的一扇窗;《大海里的家》不只是一本绘本,更蕴含「复振航海文化力」计画期待串联公私各界,形塑海洋生活,培养国人海洋自觉的理念;海委会期待《大海里的家》是一个开始,领航未来,让更多的地方政府、博物馆所、各级学校与民间团体,共同投入建构台湾海洋文化的行列。

这次活动特别举行了「薪火相传」赠书仪式,由绘本队学生将书籍赠送给校内中年级班级,作为三年级社会领域补充教材及学校图书馆的通阅书籍,也赠送给台南市、高雄市与屏东县户外海洋教育中心及海洋夥伴学校等多个单位,象徵蚵寮人文故事的传承与扩散。现场并进行了小小作者群签书赠书仪式,学生们更亲自为贵宾导览绘本内容,展现丰富的创作历程与对海洋文化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