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人权纪念碑录名竣工揭牌 见证转型正义新里程
【记者王先国/综合报导】 2025/05/18

▲文化部长李远(前排左七)与出席「绿岛人权纪念碑录名竣工揭牌典礼」的政治受难者陈中统、高金郎、陈钦生及受难者家属、人权馆长洪世芳、绿岛乡亲等人大合照。(图∶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长李远今(十七)日在绿岛主持国家人权博物馆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绿岛人权纪念碑录名竣工揭牌典礼」,包括政治受难者陈中统、高金郎、陈钦生等人及受难者家属、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长林维玲、法务部矫正署绿岛监狱典狱长吕宪慈、绿岛乡代表会主席何富祥、乡代表陈韦宇、田亦生、郑 辰、公馆国小校长高志翔、绿岛国中校长徐湘平等共同出席揭牌活动。此次纪念碑录名竣工,象徵国家对历史的正视与落实转型正义的决心,更是为向台湾民主化历程中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前辈们致敬与表达抚慰之意。

李部长於揭牌典礼致词表示,在白色恐怖时期,许多受难者的母亲在暗夜中哭泣,「那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其中也包含著许多家属、朋友的眼泪。李远说,一九五一年第一批政治犯被送往绿岛,景美纪念园区录名碑揭牌时,是他与舅舅黄梅第一次相遇。昨天当他搭船来到绿岛後,他也在绿岛的人权纪念碑上,找到了另外二个舅舅的名字,他的家庭里四个舅舅就有三个舅舅是受难者,「白色恐怖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与每个人都可能有关的事,只是当时大家都活在害怕中」。

李远说,「受难者在不同的时候,因为不同的理由被逮捕」,也因为他的家族面临同样的历史记忆,他的父母亲非常不希望他成为作家、政治工作者,虽然最後让父母失望了,但他却因此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能透过小说、音乐、艺术、电影、绘本、漫画等,将当年白色恐怖时期的故事,一代传达一代的给更多年轻人听见,「他们也愿意留下眼泪,那个眼泪才是更珍贵的」,而这也是国家人权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更是他作为文化部长最重要的工作。李远说,已经写了一○三本书的他,本来已经觉得不用再写了,但是经过这段时间持续与所有受难者、家属等「家人」相处後,他希望自己未来能完成一本他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书,「一本与白色恐怖有关的书」。

受难者高金郎在揭牌典礼上致词提到,一九九九年政府推动转型正义工程,当时纪念碑名单一共九五三人,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及社会的认同发展下,廿五年後的今天增加到一万二○六○人,这是政府与民间合作发展的明证。过程中虽然难免遭遇分歧、窒碍,如同天气的突然变化,但只要大家继续团结努力,抱持对台湾的爱,困难终将迎刃而解。高金郎前辈期待,台湾的光荣能够不只显现在政治、经济的层面,也能显现在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