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 全球总数成长至6988苹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4/04/25

▲每年1月黑面琵鹭头顶和胸前长出金黄色的繁殖羽。(郭东辉拍摄)
「2024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结果,全球数量共计6,988苹,相较去年增加355苹,突破纪录。台湾的数量虽然首次微幅下降,但仍为全球黑面琵鹭最大的度冬区,普查期间共调查到4,135苹,浊水溪口(彰化云林交界)及屏东的数量则有明显增加,显示黑面琵鹭有往南北栖地扩散移动的现象。为因应黑面琵鹭族群增加的栖地饱和问题,在自然栖地有限情况下,林业保育署将与县市政府合作,以「生态薪水」鼓励渔民参加生态服务给付方案,让鱼 等生产型栖地收获後,可再提供做为黑面琵鹭等候鸟的安全觅食地,创造双赢。

「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观鸟会联系各国定期於每年1月进行,今年全球普查共记录6,988苹的黑面琵鹭,台湾仍为黑面琵鹭最大的度冬地,共记录4,135苹(59.2%),其次依序为中国1,630苹(23.3%)、日本702苹(10.1%)。全球总数共增加355苹,各主要度冬区的数量都有成长,相较之下,台湾的总数维持在4千苹以上,但比去年略减93苹(2.2%)。台湾度冬的黑面琵鹭超过九成集中於西南沿海地区,其中台南数量最多,然而今年与去年相比,北边的浊水溪口增加94苹,南边的屏东则增加105苹,显示黑面琵鹭个体有从以往分布核心区(高雄、台南、嘉义)往北边(云林)与南边(屏东)扩散移动的现象。

有鉴於黑面琵鹭在台湾度冬族群,可能面临栖地饱和的问题,为鼓励渔民在收成之馀,也能提供水鸟友善的觅食环境,林业保育署早在110年就开始实施濒危物种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将「陆上鱼 」纳入给付项目,鱼 收成後於10月至翌年4月期间,符合至少连续维持1个月适当水位(20公分以下)以供特定鸟种利用等条件,每公顷每年最高可核发1万元。111年及112年度台南市友善鱼 面积均约200公顷。

虽政府与民间团体公私协力保育黑面琵鹭,但黑面琵鹭仍可能面临环境压力。2023年-2024年台南市野鸟学会和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共累计救援86苹黑面琵鹭,其中25苹经救援後已野放,多为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由於西南沿海冬季易高温及雨水少,极端气候加剧也可能使栖地环境中的肉毒杆菌产生毒素的机会增大,须持续关注栖地品质。

林业保育署表示,全球黑面琵鹭数量持续增加,让关注者都感到欣喜,但台湾地区数量微幅下降,确切原因尚不明,但因2011年也曾经大幅减少,次年持续调查结果又回升,显示族群调查仍需要看长期的趋势,持续监测。在自然栖地有限的情况下,将鱼 等生产型栖地提供做为黑面琵鹭等候鸟的安全觅食地应是一个解方。呼吁希望更多的渔民加入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一起维护候鸟在台湾度冬期间友善的觅食环境。民众若有发现黑面琵鹭受伤或其他特殊情况,请直接向当地县市政府通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