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平戲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 2024/05/05

▲屏南四平戲。(圖文:寧德宣傳部)
屏南四平戲,源於明代「稍變弋陽」的四平腔,戲曲界稱其為「中國四平戲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遺響」。四平戲自明後葉傳入屏南以來,至今已傳十五代,歷四百多年,是我國四平戲僅存的碩果。屏南四平戲一直保持著唱白皆用土官話的傳統,以及前臺乾唱、後臺領幫腔的高腔傳統,唱腔結構形式屬曲牌體,常聯綴演唱,旋律高亢激越,樸實流暢,間以滾唱、滾白,曲詞通俗,行腔自由,發聲以本嗓為主,旦角為真,假嗓交替,一唱眾和。同時還保持著大量宋元雜劇的表演體制,如粗獷的身段、南戲的詼諧和科諢、特有的臉譜和行當、以實應虛的形象效果、北雜劇的表演程式、副末開場和自報家門等。

屏南四平戲音樂唱腔保存原始的弋陽高腔「其節以鼓,其調喧」「一唱眾和」的傳統藝術形式。其樂隊僅有鑼鼓打擊樂器伴奏,不用管弦樂器演奏托腔,演唱採用「一唱眾和」的程式。該劇種唱腔向無曲譜,「幫腔」要視唱詞中的句式、句段的長短、字多字少及人物情感需求而定,有幫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或四個字,甚至五六個字亦有之。「幫腔」的唱詞第一個字要由樂隊鼓師先領唱,然後才隨之「眾人和腔」。這種「先領唱後和腔」的幫腔程式,藝人稱之為「先領唱」「套頭唱」或「領頭腔」。它主要是起著「定音」「定調」作用,使「眾和者」免于在無管弦樂器的演奏托腔的情況下,出現腔調混亂的現象。

屏南四平戲根據行當的不同,有不同的行腔:大花行腔發音帶喉音,三花行腔發音帶平音,旦角行腔發音帶鼻音。各行當演唱行腔發音都有嚴格規範,依據不同人物的情緒變化,感情起伏跌宕來增強四平戲音樂唱腔的飽滿、圓潤、高亢、激昂、自如等特點。

四平戲的「一唱眾和」徒歌演唱形式,獨特之處還在於巧妙地將「眾和」與鑼鼓打擊樂器伴奏所造成的強烈舞臺音樂氣氛,完美地結合在腳色行當的徒歌演唱中,彌補了徒歌演唱無管弦樂器伴奏的不足,使四平戲音樂與聲腔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同時,在廣場與草臺、廟臺演出時,以「一唱眾和」配合打擊樂伴奏的演劇程式,不但能增強音量、擴大音域、渲染氣氛、增進劇情節奏,而且突出了人物個性,抒發感情,豐富其藝術表現力,也利於眾多的觀眾聽清曲調,理解劇情。

四平戲唱白皆用「土官話」,並雜用鄉語,語言藝術別具一格。四平戲的「唱白」,表現程式大抵可分為唱曲、韻白、家常白、引子、對、詩、接口行板(亦稱數板)及叫頭等若干種。這些表現程式,對某些字音仍要遵守保留「官音」與「戲曲聲調」,要有上口上韻的特殊讀法,選擇吸收方音土語穿插其間,豐富了四平戲舞臺語言藝術。

四平戲唱腔屬曲牌體,由於藝人口口相傳,大量曲牌名現已遺佚,從近年來的搶救挖掘中,陸續發現了部分曲牌名,其中有《駐雲飛》《水裡魚》《傍妝臺》《駐馬聽》《江頭金桂》《伍供養》《點繹脣》《小桃紅》《捶拍》《金錢花》《不是路》《香羅帶》《一江風》《風雲會》《八賺聲》《水兒墜》《剔銀燈》《刮古令》《解三酲》《小南枝》《白雲詩》等。

四平戲早期後臺演奏人員只有五人,可操作樂器只有鑼、鼓、綽板、吹、鈸五類。鑼分大鑼與小鑼;鼓分梆鼓(俗稱刀鞘梆)與堂鼓;吹分大嘀噠與小嘀噠(即大小嗩吶);鈸分大鈸小鈸。專司綽板、梆鼓兼打堂鼓者一人,專司大鑼者一人,專司小鑼者一人,專司大鈸者一人,專司吹兼打小鈸者一人。到了明清之際,四平戲也受到崑曲的影響,搬演了崑曲劇目及引用崑曲曲牌。清末,四平戲受亂彈戲影響在後臺樂器上增加了簫、笛與麻胡等新樂器。演奏人員也由原來五人增至七人。四平戲的行當角色,一直保持生、旦、淨、末、丑、貼、外七個。據老藝人說,清中葉後發展成九個,增加夫、禮二角,「夫」即老旦,「禮」即副生,這種班底體制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如果角色不夠,往往一人兼扮幾個角色,經常生旦下場後改扮龍套上場。不同角色地位待遇也不同,正生、正旦、大花屬一等,小生、小旦、二花屬二等,老生、老旦、三花屬三等。

四平戲班社有個特殊的老班規,平時將全班演員角色分稱「三臉堂」,即:凡是扮演生、旦、末、外、貼角色行當的演員角色,均稱之「白臉堂」;凡是扮演淨、丑的演員角色,均稱之「花臉堂」;凡是扮演貼雜腳行當的演員角色,均稱之「雜臉堂」。

四平戲班社每到一地演出,要由後勤工作人員與當地戲頭聯繫,事先在戲房內備下三張化妝桌,頭一張桌供「白臉堂」專用,第二、三張桌供「花臉堂」與「雜臉堂」統用。化妝時由「白臉堂」領先,接著按序為「花臉堂」與「雜臉堂」開臉化妝。早期四平戲的化妝用色僅紅、黑、白三種。其中,白的是用一種白色泥粉加冰糖經過煎煮調製而成,稱它為「白水粉彩」;黑的是用煤油或燭點燃後,在其上面蓋一張紙熏煙,然後將紙上的菸灰刮下滲入榛油調製而成,稱它為「黑油煙彩」;紅的則是「紅幹脂彩」。這說明瞭四平戲早期在化妝運用色彩方面是比較原始的。清後葉,四平戲興盛一時,在此期間劇目增多,新人物角色不斷出現,受其他地方戲的影響,四平戲班社在化妝用色上由原有的「白、黑、紅」三色增加了「黃、綠、藍、紫、粉、灰、金、銀」等眾多的色彩,這是四平戲班社在臉譜化妝方面的一大拓進。四平戲在臉譜化妝上除了講究用色技藝之外,還有它自身很獨特的一面,那就是「三堂臉」的各類型角色行當,在藝術上忠實地繼承保留了明代弋陽腔臉譜勾畫法和簡樸的妝式遺風。

四平戲的表演藝術既古樸粗獷,又優美自然,雅俗共賞,富有生活氣息與民間色彩。生角出場必自報家門,舉止文雅端莊,旦角注重靜淑穩重,淨角要求粗獷誇張,丑角則引逗滑稽。每個行當的表演都有一套嚴格的科範:如小生「指如蛇爪,出手平胸,舉手到眉」;小旦「出手平乳,向下到肚臍」;大花「手似虎爪,出手平耳,以三步為一節,大步踩大鑼,小步踩小鑼」;老生「手似龍爪,出手平肩,步大腳下輕」;老旦「手如環指,扣指如杯」;小丑「出手平乳,一伸即縮」等。尤其是淨與丑的科介與念白,隨劇情發展而插科打諢,甚至遊離腳本臺詞而臨場發揮,以增添滑稽與詼諧的古雜劇科諢色彩。其技藝特色主要有穿花對陣、插科打諢、撒帳、人當道具、真刀真槍、打洞破紙門等。

四平戲服裝多用光緞面料為主,選色為上下各五色。上五色為紅、黃、綠、白、黑,下五色為藍、紫、粉、古銅、秋香。用色講究飽和,花紋大方簡樸而美觀。全部行頭道具施行按類分箱制管理。四平戲行頭管理人員六人,具體分工是:管理大衣箱、二衣箱和三衣箱兩人;管理化妝箱、盔帽箱一人;管理鞋靴箱、殼箱兼茶擔一人;管理刀把擔、砌末箱兼走臺一人;樂器箱由後臺人員兼管。

二○○六年五月,「四平戲」被大陸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