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廚師界的公民運動 開啟用餐桌守護森林的美好之旅
【記者鍾佩芳/綜合報導】 2025/05/01

▲台灣廚師界的公民運動,開啟用餐桌守護森林的美好之旅。(圖:財團法人華科好樣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由財團法人華科好樣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支持的「台灣生態廚師」公民團體,30日於台中國家歌劇院VVG好樣食藝餐廳舉辦「自然農業物產發表暨美好募款餐會」活動,由來自全台的28位台灣生態廚師共同端出29道,以南投高山部落自然農業物產設計的餐點,訴說29個台灣森林故事。

台灣生態廚師是2018年由吳秀娟老師和馬愛雲老師發起的「台灣生態廚師計畫」,集結認同食材與料理應顧及社會責任與生態永續的主廚們,提供密集課程訓練與公益服務後,成為以餐桌守護環境的生態廚師。目前全台共有222位生態廚師,這些廚師平時都有正職且各個臥虎藏龍,有的是知名私廚主廚、有的是調酒師、有的是餐飲顧問、有的是餐廳老闆、有的是飯店廚藝設計總監,大家因守護環境的理念相同而結合。

這次餐會希望以餐桌型態,呈現南投仁愛鄉賽德克族自然農業與森林之美。當地賽德克族不僅為自然農業成立產銷合作社,更長期與生態廚師們合作,共同於南投台14線上的多所部落小學合作推動永續食農教育,並透過全國上百位生態廚師,將部落的友善物產藉由餐飲業推廣到全台灣各縣市。這段時間生態廚師們也為南投部落小學發起籌募兒童美學教育基金,並在歷時2年8個月後為部落學童籌募得100萬元的教育基金,4月30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好樣食藝餐廳的這場餐會,就是其中28位生態廚師聯合展現廚藝,共同完成最大的一場募款餐會,席中共有100位來自全國各地,支持兒童教育以及友善農業的贊助者齊聚一堂。

這場餐會中,南投高山部落的物產經過生態廚師演繹後,不僅展現餐桌美學與味覺驚奇,賽德克族專屬的巴萊豬、巴萊雞、野菜、生菜等食材,透過烘焙、鹹點、甜點、森林魔法湯品、碳烤豬排等,每道菜更充滿高山土地的芬芳。

此次餐會也同時頒發「幸福島嶼餐廳/支持森林永續」標章,給這28家遍佈基隆、台北、台中、彰化、台南、台東、花蓮、宜蘭等縣市生態廚師的餐廳。標章以「台灣特有種野豬」作為設計原型,其意義代表這些廚師們會以採購食材的方式來支持友善環境的農特產品,透過餐桌美味守護台灣高山到海洋,另外也方便消費者辨識,看到餐廳裡有這標章,就可以知道該餐廳是支持守護森林生物多樣性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