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病态性肥胖 健保机械手臂辅助减重
肥胖不是发福是会发病,而现今肥胖已不再是懒惰後的产物,由於工作压力过大,人们常透过大吃大喝来犒赏自己,长期处於高度压力之下,身体为了应对压力,进而增加对食物的渴望,最终形成「压力肥」。杨名锦医师表示,建议三餐正常吃,餐与餐之间不要再进食(可喝水、无糖茶、黑咖啡等);晚餐不要超过七点才吃,若超过七点才吃应减少淀粉类的摄取,水果建议在午餐吃,平时可采低碳饮食、211饮食等,主食选择上,饭会比面好,且尽量选择五谷杂粮或胚芽米,少吃勾芡食物等。
肥胖问题会增加许多并发症风险并减少寿命。肥胖超过五年心脏衰竭的机率是一般人的二·三倍,超过十年更会高达五·三倍,另肥胖者并发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风、关节炎等的机率也会较高,而且越胖越不好,如果BMI高达三十至三十五平均预期寿命会减少约三年,若BMI为四十至五十平均预期寿命更会减少约八至十年。肥胖已不是简单的少吃多动就能解决的问题,环境、饮食文化、工作压力等因素,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关键。减重成功的关键在於正确的治疗方法与积极的心理调适,减重不仅是减少体重,更多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
肥胖问题会增加许多并发症风险并减少寿命。肥胖超过五年心脏衰竭的机率是一般人的二·三倍,超过十年更会高达五·三倍,另肥胖者并发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风、关节炎等的机率也会较高,而且越胖越不好,如果BMI高达三十至三十五平均预期寿命会减少约三年,若BMI为四十至五十平均预期寿命更会减少约八至十年。肥胖已不是简单的少吃多动就能解决的问题,环境、饮食文化、工作压力等因素,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关键。减重成功的关键在於正确的治疗方法与积极的心理调适,减重不仅是减少体重,更多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