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年輕化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5/20

過去白內障好發年齡為六十歲,近年來年齡層越來越年輕,五十五歲以下的患者逐漸增加,林丕容醫師點出,因為現在三高的影響,包括:高科技、高齡化的社會,加上高度近視都是白內障發生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更需注意白內障的發生。

白內障是一種因眼球表面水晶體混濁,導致視線模糊的眼疾,主要成因與老化、高度近視、糖尿病或遺傳有關,患者經常出現視力模糊、視覺的光線折射、影像模糊等問題,賴威廷醫師指出,台灣白內障手術年年增加,從一○九年約二十四‧四萬人,增長至一一一年約二十五萬人,以約五%的比例增加,目前更換人工水晶體則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老花、白內障均好發於年長者,根據統計,民眾罹患白內障的盛行率,五十歲以上約有六十%、六十歲以上有八十%,七十歲以上則高達九十%以上,是長者普遍的眼部疾病。

對於眼睛手術民眾多是擔憂、迷惘,還有照護問題以及生活上的影響,對此,林丕容醫師說明,過去因為水晶體尚未那麼成熟,置換後有時仍要搭配不同功用的眼鏡才看得清,但現在的技術已進步到只要置換一個人工水晶體,靈魂之窗就能重啟明亮之光,不論老花、近視、散光都能治療。

張正忠醫師表示,大多人每天的生活大小事,幾乎都在六十公分一個手臂長以內的距離完成,「生活視距」的視力清晰度,是大眾普遍的眼距需求,平常從寫字、看文件、打電腦、用平板、開車看儀表板、看行車導航等,以及煮飯、炒菜、挾菜等日常活動,經常保持六十公分距離。

在人工水晶體不斷推陳出新下,有效提升白內障患者視覺品質,對此,賴威廷醫師說明,過去不少患者對於白內障手術有迷思,像是擔心手術過程劇痛、術後恢復期長,賴威廷醫師解釋,術前都會經過二至三次精密儀器檢查以及高階光學測量評估,加上傷口小,因此手術過程和術後日常生活影響不會太大。

另外,人工水晶體依據不同功能可分五大類,加上散光片的選擇甚至細分到十種不同類型,其大致可分為三焦點、非繞射型延伸焦距、單焦點、繞射型延伸焦距等種類,每種功能和型態也有不同的價格,單眼價格從二萬至十萬不等,有些人會聽信親友建議作選擇,但醫生會評估患者自身生活型態後建議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例如習慣配戴眼鏡的患者,考慮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若術後不想配戴眼鏡,可以考慮三焦點人工水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