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以下兒童死因 事故傷害最多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5/30

國健署公布「六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一一一-一一二年回溯個案」,一一一年至一一二年高度可預防性案件占整體三十五%,較一○九至一一○年的二十一%(十九案,當年討論共九○案)多,以事故傷害占近六十五%(含兒虐)最多,其次為猝死(三十五%)。

一一一與一一二年共有十九個縣市召開會議,依選案機制選取三四四個案進行討論。經與會成員投票以及專家小組評估,三四四位討論個案被歸類為高度可預防性者有一二二案(三十五%)、中度五十六案(十六%)、低度一三七位(四○%)、資訊不足二十九位(八%)。三四四位討論個案依死亡年齡區分:出生○至六天死亡六十五位(十九%),七至二十七天晚新生兒死亡二十位(六%),二十八至三六四天後新生兒死亡一六○位(四十六%),一至六歲死亡九十九位(二十九%)。

高度可預防性一二二位個案中,七十九位是事故傷害,四十三位是猝死。事故傷害個案包含:十九位兒虐、十六位交通事故、十二位溺斃、九位火災、八位窒息、五位墜樓、三位跌落相關、二位重物撞壓、一位狗咬、一位車內熱衰竭、一位誤食成人藥物中毒及二位孕產婦吸毒。

被歸類為高度可預防性猝死相關四十三位個案,有八位是與睡姿相關的猝死甲類,報告資料明確指出照顧者陳述讓個案(年齡小於六個月)以「趴側睡姿入睡」。有三十五位是與環境相關的猝死乙類,報告資料有明確提及「窒息」或「呼吸道阻塞」或「遮蔽口鼻」之物件或人。

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為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依據臺灣兒科醫學會「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預防建議」,嬰兒猝死症候群真正原因不明,但多數與嬰兒睡眠環境有關,其中,意外窒息是導致猝死重要原因之一。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應牢記「嬰兒安全睡眠五守則」-不趴睡、不用枕、不鬆軟、不悶熱、不同床,為寶寶的睡眠安全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