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诠释孙悟空角色需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戏曲的深奥
【记者王辉丹/综合报导】 2024/04/14

▲六小龄童,一九五九年出生於上海市,本名章金莱,祖籍浙江省绍兴市,毕业於浙江省昆剧团艺校,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章氏猴戏第四代传人、大陆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中国西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员。
出演过鲁迅、胡适、周恩来等名人、伟人角色,力图让「孙悟空」有七十三变的大陆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强调,要准确诠释「孙悟空」这一角色,不仅需要深入研究,还要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深奥。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六小龄童分享了自己对於如何成功塑造孙悟空角色的独特见解,指出真正演绎好这一角色,关键在於深入了解并精通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精髓。

孙悟空,亦被称为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及斗战胜佛,其故事原型源自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自唐代开始流传,经过历代发展,至明代形成集大成的《西游记》作品。在中国民间神话中,孙悟空被尊为神明。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部作品中孙悟空角色源自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神奇生物,诞生在东胜神洲的花果山。因其领导孩儿们(猴群)进入水帘洞,被尊称为「美猴王」。为了追求更高深的法术,他漂洋过海,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了大品天仙诀、七十二变及筋斗云等高超技艺。後在东海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大闹地府惊动上天而被玉皇大帝招安封为弼马温。在天庭又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火眼金睛。大闹天宫,与如来佛祖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下五百馀年悔过自新。後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与猪八戒,沙悟净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後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其文学艺术形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诸多哲学思想,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孙悟空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人民渴望反抗残暴的朝廷却又无力改变现实的情景。同时孙悟空还是一个尝试超越自然秩序的代表,其名被许多宗教学者解释为∶因「悟」,则「空」。反映了现实秩序中的空洞和虚无,人类追求新秩序以及自由的思想。

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在众多知名作品中均有所呈现。其中,一九八六年大陆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所饰演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一九九五年电影《大话西游》中,港星周星驰则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样的孙悟空;而二○一五年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形象再次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些作品均展现了孙悟空角色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六小龄童认为∶「如果想演好孙悟空,必须接触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最佳的美猴王形象不是准确、到位,而是生动、鲜活。那麽这个『鲜活』从哪里来?只有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当中会出现。孙悟空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七情六欲,中国戏曲都会告诉你。前人创造的经验不去吸收,完全是自创门户,对人物进行曲解,那麽观众肯定不会接受。但无论如何演绎,万变不能离其宗。孙悟空猴的动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这三者的关系在表演中必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此外还要肯下功夫,塑造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塑造独一无二的孙悟空形象,六小龄童不但外形上借鉴了传统戏剧的化妆经验,还结合人类审美的「美猴王」特徵,使其形象既俊朗又奇特。他特别提到眼睛在塑造角色形象中的重要性∶「孙悟空的眼睛充满神采,能展现出他的机智、勇敢和善良。通过运用戏曲表演中的眼神技巧,我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孙悟空的精神风貌。」

此外,六小龄童还强调,孙悟空的形象并非仅限於吴承恩原著小说《西游记》的描绘。在民间流传的孙悟空形象历经演变,已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因此,演员在演绎孙悟空时,需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造出符合时代审美和观众心理需求的角色形象。

最後,六小龄童呼吁广大年轻演员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以成功演绎孙悟空这样的经典角色。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生动、真实的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