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
【记者王辉丹/综合报导】 2024/05/05

▲屏南四平戏。(图文∶宁德宣传部)
屏南四平戏,源於明代「稍变弋阳」的四平腔,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四平戏自明後叶传入屏南以来,至今已传十五代,历四百多年,是我国四平戏仅存的硕果。屏南四平戏一直保持著唱白皆用土官话的传统,以及前台乾唱、後台领帮腔的高腔传统,唱腔结构形式属曲牌体,常联缀演唱,旋律高亢激越,朴实流畅,间以滚唱、滚白,曲词通俗,行腔自由,发声以本嗓为主,旦角为真,假嗓交替,一唱众和。同时还保持著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如粗犷的身段、南戏的诙谐和科诨、特有的脸谱和行当、以实应虚的形象效果、北杂剧的表演程式、副末开场和自报家门等。

屏南四平戏音乐唱腔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其节以鼓,其调喧」「一唱众和」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乐队仅有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不用管弦乐器演奏托腔,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程式。该剧种唱腔向无曲谱,「帮腔」要视唱词中的句式、句段的长短、字多字少及人物情感需求而定,有帮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五六个字亦有之。「帮腔」的唱词第一个字要由乐队鼓师先领唱,然後才随之「众人和腔」。这种「先领唱後和腔」的帮腔程式,艺人称之为「先领唱」「套头唱」或「领头腔」。它主要是起著「定音」「定调」作用,使「众和者」免于在无管弦乐器的演奏托腔的情况下,出现腔调混乱的现象。

屏南四平戏根据行当的不同,有不同的行腔∶大花行腔发音带喉音,三花行腔发音带平音,旦角行腔发音带鼻音。各行当演唱行腔发音都有严格规范,依据不同人物的情绪变化,感情起伏跌宕来增强四平戏音乐唱腔的饱满、圆润、高亢、激昂、自如等特点。

四平戏的「一唱众和」徒歌演唱形式,独特之处还在於巧妙地将「众和」与锣鼓打击乐器伴奏所造成的强烈舞台音乐气氛,完美地结合在脚色行当的徒歌演唱中,弥补了徒歌演唱无管弦乐器伴奏的不足,使四平戏音乐与声腔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同时,在广场与草台、庙台演出时,以「一唱众和」配合打击乐伴奏的演剧程式,不但能增强音量、扩大音域、渲染气氛、增进剧情节奏,而且突出了人物个性,抒发感情,丰富其艺术表现力,也利於众多的观众听清曲调,理解剧情。

四平戏唱白皆用「土官话」,并杂用乡语,语言艺术别具一格。四平戏的「唱白」,表现程式大抵可分为唱曲、韵白、家常白、引子、对、诗、接口行板(亦称数板)及叫头等若干种。这些表现程式,对某些字音仍要遵守保留「官音」与「戏曲声调」,要有上口上韵的特殊读法,选择吸收方音土语穿插其间,丰富了四平戏舞台语言艺术。

四平戏唱腔属曲牌体,由於艺人口口相传,大量曲牌名现已遗佚,从近年来的抢救挖掘中,陆续发现了部分曲牌名,其中有《驻云飞》《水里鱼》《傍妆台》《驻马听》《江头金桂》《伍供养》《点绎唇》《小桃红》《捶拍》《金钱花》《不是路》《香罗带》《一江风》《风云会》《八赚声》《水儿坠》《剔银灯》《刮古令》《解三酲》《小南枝》《白云诗》等。

四平戏早期後台演奏人员只有五人,可操作乐器只有锣、鼓、绰板、吹、钹五类。锣分大锣与小锣;鼓分梆鼓(俗称刀鞘梆)与堂鼓;吹分大嘀哒与小嘀哒(即大小唢呐);钹分大钹小钹。专司绰板、梆鼓兼打堂鼓者一人,专司大锣者一人,专司小锣者一人,专司大钹者一人,专司吹兼打小钹者一人。到了明清之际,四平戏也受到昆曲的影响,搬演了昆曲剧目及引用昆曲曲牌。清末,四平戏受乱弹戏影响在後台乐器上增加了箫、笛与麻胡等新乐器。演奏人员也由原来五人增至七人。四平戏的行当角色,一直保持生、旦、净、末、丑、贴、外七个。据老艺人说,清中叶後发展成九个,增加夫、礼二角,「夫」即老旦,「礼」即副生,这种班底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如果角色不够,往往一人兼扮几个角色,经常生旦下场後改扮龙套上场。不同角色地位待遇也不同,正生、正旦、大花属一等,小生、小旦、二花属二等,老生、老旦、三花属三等。

四平戏班社有个特殊的老班规,平时将全班演员角色分称「三脸堂」,即∶凡是扮演生、旦、末、外、贴角色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白脸堂」;凡是扮演净、丑的演员角色,均称之「花脸堂」;凡是扮演贴杂脚行当的演员角色,均称之「杂脸堂」。

四平戏班社每到一地演出,要由後勤工作人员与当地戏头联系,事先在戏房内备下三张化妆桌,头一张桌供「白脸堂」专用,第二、三张桌供「花脸堂」与「杂脸堂」统用。化妆时由「白脸堂」领先,接著按序为「花脸堂」与「杂脸堂」开脸化妆。早期四平戏的化妆用色仅红、黑、白三种。其中,白的是用一种白色泥粉加冰糖经过煎煮调制而成,称它为「白水粉彩」;黑的是用煤油或烛点燃後,在其上面盖一张纸熏烟,然後将纸上的菸灰刮下渗入榛油调制而成,称它为「黑油烟彩」;红的则是「红干脂彩」。这说明了四平戏早期在化妆运用色彩方面是比较原始的。清後叶,四平戏兴盛一时,在此期间剧目增多,新人物角色不断出现,受其他地方戏的影响,四平戏班社在化妆用色上由原有的「白、黑、红」三色增加了「黄、绿、蓝、紫、粉、灰、金、银」等众多的色彩,这是四平戏班社在脸谱化妆方面的一大拓进。四平戏在脸谱化妆上除了讲究用色技艺之外,还有它自身很独特的一面,那就是「三堂脸」的各类型角色行当,在艺术上忠实地继承保留了明代弋阳腔脸谱勾画法和简朴的妆式遗风。

四平戏的表演艺术既古朴粗犷,又优美自然,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气息与民间色彩。生角出场必自报家门,举止文雅端庄,旦角注重静淑稳重,净角要求粗犷夸张,丑角则引逗滑稽。每个行当的表演都有一套严格的科范∶如小生「指如蛇爪,出手平胸,举手到眉」;小旦「出手平乳,向下到肚脐」;大花「手似虎爪,出手平耳,以三步为一节,大步踩大锣,小步踩小锣」;老生「手似龙爪,出手平肩,步大脚下轻」;老旦「手如环指,扣指如杯」;小丑「出手平乳,一伸即缩」等。尤其是净与丑的科介与念白,随剧情发展而插科打诨,甚至游离脚本台词而临场发挥,以增添滑稽与诙谐的古杂剧科诨色彩。其技艺特色主要有穿花对阵、插科打诨、撒帐、人当道具、真刀真枪、打洞破纸门等。

四平戏服装多用光缎面料为主,选色为上下各五色。上五色为红、黄、绿、白、黑,下五色为蓝、紫、粉、古铜、秋香。用色讲究饱和,花纹大方简朴而美观。全部行头道具施行按类分箱制管理。四平戏行头管理人员六人,具体分工是∶管理大衣箱、二衣箱和三衣箱两人;管理化妆箱、盔帽箱一人;管理鞋靴箱、壳箱兼茶担一人;管理刀把担、砌末箱兼走台一人;乐器箱由後台人员兼管。

二○○六年五月,「四平戏」被大陆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