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救命 医盼CPR成全民新运动
【中央社台北九日电】 2025/02/10

极端高温与酷寒威胁人类健康,近期寒流许多人突发O-HCA,忙坏消防救护与急重症医疗,心脏外科医师徐展阳积极倡议心脏停止後、到院前廿分钟CPR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希望成为全民具备的救命能力。

近几年台湾历经极端高温警报的酷璁,近期是一波波低温特报,据消防署统计,元旦跨年寒流前後短短十多天全台非创伤性心肺功能停止(OHCA)超过四百件,春节後寒流再次报到,二月一至八日这类案件累计四一五人。

卫生福利部因应气候变迁健康冲击政策白皮书指出,在极端高温或低温下,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对於呼吸道疾病死亡风险高,非都会区民众冲击比都会地区民众高,预估气候逐渐暖化,冬季死亡人数将降低,但极端高温持续天数增加,可能增加心脏血管疾病死亡率。

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徐展阳表示,气温绝对是未来台湾心脏疾病预防保健大挑战,心脏不会无缘无故出事,除了三高未控制,心脏生病九成与抽菸有关,「菸品太邪恶,是我最痛恨的」,千万不要尝试吸菸,菸瘾者应及早戒菸停损。

徐展阳也不断强调CPR的重要性,尤其在心脏停止後、到院前黄金廿分钟。他说,若脑部缺氧时间太长,恐出现永久性伤害,当亲友、同事或路人因心脏停止倒下,民众务必立刻执行CPR,最好搭配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去颤器(AED),可大幅度提升活命机会。

CPR口诀是「叫叫CABD」,第一个「叫」是呼唤确认患者有无意识与呼吸,第二个「叫」为求救,「CABD」则是体外心脏按压、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与去颤。

徐展阳提到,现在一一九专线都有线上指导员一步一步告诉民众执行方法,核心精神就是确保救护车抵达前有人持续替患者CPR。

徐展阳长期在急诊抢救非创伤OHCA患者,他观察发现,台湾民众非常愿意替倒下的亲友执行CPR,但为路倒的陌生人CPR,意愿不如欧美地区,可能「不是冷漠,是担心会造成法律责任」(Good Samaritan law),事实上,现在各国都有「好撒马利亚人法」保障见义勇为者,台湾应该更积极宣导。

台湾版的「好撒马利亚人法」是「紧急医疗救护法」第十四条之二,救护人员以外的民众救助他人生命,使用紧急救护设备或施予急救措施,适用民法、刑法紧急避难免责规定。

卫生福利部医事司副司长刘玉菁说,就她所知,台湾至今没有任何热心民众抢救路倒陌生人挨告事件。

刘玉菁也提到,根据她的观察,一般民众不敢为非创伤OHCA路人执行CPR的原因,仍然是以「害怕没有足够急救知能提供协助」为主要原因,比较少是害怕会被告,官方与民间单位持续合作,透过急救教育宣导,例如在捷运站内推广,让民众在等车时间学会CPR常识。

刘玉菁表示,一直以来,台湾最美的风景都是人,鼓励好心民众执行CPR,帮忙抢救倒下的陌生人,在救命过程中确实可能出现肋骨骨折等状况,为了避免後续不乐见的纠纷状况出现,「紧急医疗救护法」是热心民众的护身符,透过法律免责的支持,让所有人都能放心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