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携手国际大厂提升高阶AI晶片效能 开发千瓦级散热技术
【记者王先国/台北报导】 2025/02/19

▲有鉴於未来AI伺服器晶片散热将以液冷为主,经济部补助工研院开发全球领先的双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并成功应用於全球IC设计大厂AMD的场域验证。图左起∶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邱求慧、工研院电光系统所所长张世杰、组长王钦宏。
随著AI人工智慧需求激增,全球资料中心的能源消耗持续攀升。为落实主权AI,巩固国家AI战略资产,经济部聚焦高效能运算与散热技术,补助工研院开发全球领先的双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并成功应用於全球IC设计大厂AMD的场域验证,有效解决新型高功率AI晶片的高热密度问题,最高可提升晶片散热能力五十%,满足资料中心及云端AI训练的高速运算需求。经济部推动千瓦级散热技术,不仅奠定主权AI的技术基础,也强化台湾在全球AI市场的领导地位。透过与国际大厂的技术合作,经济部进一步推动台湾产业迈向高附加价值市场,打造数位主权并强化在全球AI产业的竞争力。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预测,到二○二六年,全球资料中心的用电量将超过一千太瓦时(1太瓦时TWh,相当於10亿度电),相当於日本一整年的用电需求,其中运算与散热用电各占四十%。为因应高能耗挑战,经济部自二○一四年起推动「A+企业创新研发淬链计画」,鼓励企业投入前瞻产业技术开发,并透过全球研发创新夥伴计画,补助工研院研发双相浸没式冷却技术,突破业界单相浸没式冷却一千W散热上限的技术瓶颈,提供一千五百W以上的散热能力。此项技术透过水气蒸发与冷凝机制,快速导热并消除热能,并搭配微米级结构设计,扩大冷却液与晶片的接触面积,加速热量传导,使高功率晶片的热能迅速转移并冷却,大幅提升运算稳定性与能效。

AI运算能力不断提升,在AI伺服器的能耗中,仅六十%转换为运算电力,四十%则成为系统产生的废气热能。AMD因应趋势,将推出新一代高功率AI晶片,为确保其高速运算仍能维持最佳效能,并与经济部技术合作,透过工研院开发的双相浸没式冷却技术於AMD场域进行验证,确保晶片在高负载环境下维持稳定运作,并加速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训练与推理,提升整体算力表现。

此外,经济部积极推动台湾AI产业升级,协助工研院携手技嘉科技、复盛精密、讯凯国际、其阳科技、一诠精密、广运等国内企业,共同打造完整的AI伺服器散热供应链生态系,加速关键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为国家AI产业注入强大成长动能。若全球资料中心采用开发的千瓦级散热技术,每年预估可节省超过一千亿度电,相当於台湾一年家庭用电量,并可减少五千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於种植一.三亿棵树,其节能效益比全球平均高出三倍,为AI产业发展带来显著的减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