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每4人就有1人高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简称三高,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师陈 宇表示,台湾高血脂盛行率,约为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高血脂,而且未来得到心血管疾病风险将是一般人的三倍,尤其是以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的胆固醇)为动脉硬化主要独立影响因子。
因此,陈 宇指出,降低坏的胆固醇为当代医学界的主流共识,美国与台湾皆建议只要坏的胆固醇超过190mg/dL就要开始治疗;若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动脉硬化性疾病,则坏的胆固醇超过100mg/dL就要开始治疗;患有急性或慢性冠心病、缺血性脑中风或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则必须将坏的胆固醇至少降至70mg/dL以下。
多血管病变或多次心肌梗塞患者,则更应考虑严格降至55mg/dL以下。陈 宇医师指出,根据过往大型研究发现,每将坏的胆固醇降低10mg/dL,约可下降5.7%脑心血管不良事件,日本研究发现亚洲族群效益更佳,更甚者,若将坏的胆固醇降至70mg/dL以下,研究发现,可使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厚度开始产生逆转退缩效应,并使斑块内膜纤维帽稳固,不易造成不稳定破裂而产生血栓。
陈 宇医师强调,台湾高血压盛行率,约为每三至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甚至许多民众不知自己已罹患高血压,而造成日积月累的潜在器官损伤。过往高血压定义,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现在台湾重视居家血压量测重要性,平日居家平均血压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80毫米汞柱,像这种情况定义为高血压。
根据亚洲多个医学研究发现,即便六十至八十岁老人家,平均每降低一毫米汞柱的收缩压,约可降低2.8%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建议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应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标准,可以获得最大的临床效益,更甚者,在八十至八十九岁老年人,每降低20/10毫米汞柱血压,约可降低约三成冠心病死亡风险。
因此,陈 宇指出,降低坏的胆固醇为当代医学界的主流共识,美国与台湾皆建议只要坏的胆固醇超过190mg/dL就要开始治疗;若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动脉硬化性疾病,则坏的胆固醇超过100mg/dL就要开始治疗;患有急性或慢性冠心病、缺血性脑中风或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则必须将坏的胆固醇至少降至70mg/dL以下。
多血管病变或多次心肌梗塞患者,则更应考虑严格降至55mg/dL以下。陈 宇医师指出,根据过往大型研究发现,每将坏的胆固醇降低10mg/dL,约可下降5.7%脑心血管不良事件,日本研究发现亚洲族群效益更佳,更甚者,若将坏的胆固醇降至70mg/dL以下,研究发现,可使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厚度开始产生逆转退缩效应,并使斑块内膜纤维帽稳固,不易造成不稳定破裂而产生血栓。
陈 宇医师强调,台湾高血压盛行率,约为每三至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压,甚至许多民众不知自己已罹患高血压,而造成日积月累的潜在器官损伤。过往高血压定义,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现在台湾重视居家血压量测重要性,平日居家平均血压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80毫米汞柱,像这种情况定义为高血压。
根据亚洲多个医学研究发现,即便六十至八十岁老人家,平均每降低一毫米汞柱的收缩压,约可降低2.8%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建议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应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标准,可以获得最大的临床效益,更甚者,在八十至八十九岁老年人,每降低20/10毫米汞柱血压,约可降低约三成冠心病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