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久治不愈查找病因 腹部超音波、胃镜、大肠镜缺一不可
很多人一开始胀气,会尝试吃酵素或益生菌,这对於纯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确实有帮助,尤其对吃饭太快、消化力变差或压力大的人。但如果这些方式没有效果,就需要靠检查来找原因。徐兆甸医师表示,要找腹胀问题根源,腹部超音波、胃镜、大肠镜检查,缺一不可!
许多患者在胀气初期会自行补充益生菌或益生质,却反而越吃越胀。这是因为小肠细菌已经过度增生,再摄入过多益生菌或益生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细菌的食物)等於是「喂养」了过多的细菌,导致产气更严重,反而加重不适。
有三项检查是了解腹胀真正原因的基本筛检工具∶腹部超音波∶看有没有胆结石、肿瘤或其他器官问题。胃镜∶检查是否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或幽门杆菌感染。大肠镜∶排除息肉、发炎、肿瘤等问题。
当三项结构性检查都正常,但腹胀仍持续反覆,便需特别考虑「小肠菌丛过度增生」(SIBO)。这是指本应菌数稀少的小肠中,因蠕动变慢、胃酸不足或消化酵素分泌减弱,导致本来应该在大肠的细菌异常繁殖过多於小肠。这些细菌会把未完全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气,常见於饭後一至二小时开始腹胀,也可能伴随打嗝、放屁、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SIBO可透过乳果糖呼气测试诊断。治疗除了可考虑草本抗菌或短期抗生素外,「低FODMAP 低腹敏饮食」也是实证支持的方法之一。所谓FODMAP是一群容易被肠道细菌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像是常见的洋葱、大蒜、豆类、某些水果(如苹果、芒果)、乳制品、代糖等。虽然这些食物在健康饮食中常被推荐,但对某些肠道敏感、细菌过度增生的人来说,反而容易产气、造成腹胀不适。低FODMAP饮食就是短期限制这类高发酵性食物,让肠道减少「喂食细菌」的食物,帮助胀气症状缓解,进一步找出个人耐受度较差的食物来源。
研究发现,超过八成肠躁症患者同时存在SIBO问题,而七成患者在采用低FODMAP饮食後可有效缓解症状。因此,对於长期腹胀或反覆出现肠躁相关症状的患者,确认是否合并SIBO,是厘清病因的关键。
若SIBO长期未处理,其持续产生的发酵产物可能影响肠道黏膜,进而造成「肠漏症」。所以SIBO也是肠漏症主要原因。其机转是解连蛋白(Zonulin)浓度上升,导致肠道细胞间原本紧密的连结结构松动,使肠道通透性增加。这样的变化会使得未完全分解的食物分子进入体内,进一步引发过敏反应与肠道功能障碍。
同时,细菌过度增生也可能抑制小肠内负责分解食物中组织胺的酵素,进而引发「组织胺不耐症」,表现为类似食物过敏或皮肤过敏的不适反应。这些状况看似零碎,往往来自肠道菌丛失衡与屏障功能受损影响。
许多患者在胀气初期会自行补充益生菌或益生质,却反而越吃越胀。这是因为小肠细菌已经过度增生,再摄入过多益生菌或益生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细菌的食物)等於是「喂养」了过多的细菌,导致产气更严重,反而加重不适。
有三项检查是了解腹胀真正原因的基本筛检工具∶腹部超音波∶看有没有胆结石、肿瘤或其他器官问题。胃镜∶检查是否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或幽门杆菌感染。大肠镜∶排除息肉、发炎、肿瘤等问题。
当三项结构性检查都正常,但腹胀仍持续反覆,便需特别考虑「小肠菌丛过度增生」(SIBO)。这是指本应菌数稀少的小肠中,因蠕动变慢、胃酸不足或消化酵素分泌减弱,导致本来应该在大肠的细菌异常繁殖过多於小肠。这些细菌会把未完全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气,常见於饭後一至二小时开始腹胀,也可能伴随打嗝、放屁、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SIBO可透过乳果糖呼气测试诊断。治疗除了可考虑草本抗菌或短期抗生素外,「低FODMAP 低腹敏饮食」也是实证支持的方法之一。所谓FODMAP是一群容易被肠道细菌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像是常见的洋葱、大蒜、豆类、某些水果(如苹果、芒果)、乳制品、代糖等。虽然这些食物在健康饮食中常被推荐,但对某些肠道敏感、细菌过度增生的人来说,反而容易产气、造成腹胀不适。低FODMAP饮食就是短期限制这类高发酵性食物,让肠道减少「喂食细菌」的食物,帮助胀气症状缓解,进一步找出个人耐受度较差的食物来源。
研究发现,超过八成肠躁症患者同时存在SIBO问题,而七成患者在采用低FODMAP饮食後可有效缓解症状。因此,对於长期腹胀或反覆出现肠躁相关症状的患者,确认是否合并SIBO,是厘清病因的关键。
若SIBO长期未处理,其持续产生的发酵产物可能影响肠道黏膜,进而造成「肠漏症」。所以SIBO也是肠漏症主要原因。其机转是解连蛋白(Zonulin)浓度上升,导致肠道细胞间原本紧密的连结结构松动,使肠道通透性增加。这样的变化会使得未完全分解的食物分子进入体内,进一步引发过敏反应与肠道功能障碍。
同时,细菌过度增生也可能抑制小肠内负责分解食物中组织胺的酵素,进而引发「组织胺不耐症」,表现为类似食物过敏或皮肤过敏的不适反应。这些状况看似零碎,往往来自肠道菌丛失衡与屏障功能受损影响。